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同心”思想是统一战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巩固壮大统一战线的新的指导思想。
学习“同心”思想,我主要有以下体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的结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这项制度立足国情,坚持广泛民主与集中领导的统一,坚持尊重多数与照顾少数的统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国民主政治的运行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坚持这项制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形成统一意志;有利于进一步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在长期参政议政和合作共事的实践中,“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是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和价值理念的丰富发展,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既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指导,也是着眼未来发展的更高追求。
第一,“同心”思想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内核。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同心。
第二,“同心”思想深化凝炼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基本遵循,也是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生动写照。“十六字”方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不可分离的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
第三,“同心”思想鲜明提出了多党合作的目标方向。我国多党合作不仅是要巩固和谐政党关系,更要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祖国统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共同目标,以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这一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努力奋斗。
第四,“同心”思想明确指出了行动上的根本准则。行动上的沟通与合作是“同心”思想的重要评判标准,这就要求民主党派在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和共产党始终坚持步调一致、同拍同调、同向同行,更好的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运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丰富资源和独特优势,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和机关普通干部,结合工作对“同心”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谈三点体会:
一是要以“同心”思想同心干事,共谋发展。做到工作上坚定贯彻、执行和落实本党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同心、同向、同力”的原则推进工作开展,强化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认真完成好各项工作。“事成于和,力生于众”,共同营造一个政通人和、心齐力足、合力兴业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用正确的大局观处理好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实现人际环境的和谐共处。凡事要从大局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注重团结,廉洁自律,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慎言,要有健康的精神家园,始终表里如一把握自身的修养改造,以实现自我心态的调整,营造团结合作、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
三是要立足岗位,践行“同心”思想。要关注并发掘本职岗位工作中具有前瞻性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关系全局、起着关键作用的实践课题,认真研究分析新办法、新途径。要认真研究工作规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提高思维层次,增强工作的创造性。要始终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具备政治坚定、理论成熟、业务精通的基本素质,做到观念上与时俱进,行为上严谨,作风上务实,立足做好每一件事情,将“同心”思想真正内化于心,见之于行。(吕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