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取得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后,我有幸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进入大阪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两年后加入广岛大学先进机能物质研究中心,做博士后工作,在日本度过了四年半的学习、工作生活,并有了女儿。
2011年是我们夫妇积极联络回国发展的重要阶段, 1月的一天,我浏览广岛大学留学生BBS网页时发现了“引凤工程”专栏,上面详细介绍了首届活动,展示了很多实地考察、现场洽谈、签约仪式及领略江苏人文环境精彩照片。引凤工程深深地吸引了我,江浙地区一直是我们工作理想之地,然而多年忙碌的学习、工作安排,使我们未曾针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过实地考察,而这个活动似乎正是为我们量身订制。遗憾的是引凤工程第二届活动已定在6月份,而我因预产期在4月份无法亲自参加,但我毫不犹豫为先生滕云雷报了名,希望由他代表我们看看祖国的发展,看看江苏的高校,寻求我们回国发展的机会。不久我们收到邀请函,我先生有幸获得参加第二届活动的机会。
2011年6月,我先生带着我们夫妻二人简历,一路走访了南京、扬州、苏州等地高校。每日行程非常紧凑,只有晚上到宾馆后才有空通过视频跟我介绍每天考察单位和收获。通过他的介绍,我第一次知道了活动主办单位致公党江苏省委,米其智秘书长的统筹安排、徐放处长的健谈、编导周朗的幽默是他经常对我提起的故事。二届活动成员热情很高,互动热烈,活动刚开始就建立了QQ群,每天都有人上传活动照片、畅谈体会感想,于是远在日本的我每天贪婪的阅读这些照片、信息。虽然我没有回国,但我对活动并不陌生,包括致公党的周到安排,大家对致公党所有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动,一点一滴在我心里扎根。
活动结束时,我先生与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签订了意向协议,并与相关学校、致公党保持密切联系。2012年3月,我们夫妻二人进入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滕云雷受聘为扬大特聘教授,我受聘为引进人才副教授。引凤工程成为我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
引凤工程达成了我们回国发展的夙愿,我们从心底里感谢致公党,然而更多的是感动、钦佩,一个人数不多的民主党派却做成了像致福工程、引凤工程这样利于农民、有益海外学子实实在在的大事。在现在略有浮夸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致公党人践行“致力为公”宗旨、无私奉献的行事风格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清新的气息。
落户扬州后,我们与致公党的联系并未中断、结束,而是更紧密的联合。2012年底我受致公党扬州市委邀请参加了扬州致公党辞旧迎新联欢大会,大会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欢快、轻松与融洽的气氛。对致公党的感动、钦佩、喜爱与尊敬促使我向致公党扬州市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2013年光荣地加入了致公党,成为了致公党扬大二支部的一名成员。
时间过得飞快,“引凤工程”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在2013年第四届和2014年第五届活动中,我作为志愿者以过来人(曾经感同身受的海外学子)和致公党员的双重身份相继参与了这两次活动。海外学子在扬州停留的时间里,我以自身经历、回国工作道路上经历的各种坎坷、得与失、心态的调整与转变向海外学子进行了详细交流,并尽力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疑惑与问题,当看到满怀回国热情的博士们脸上流露出的对我行动的真诚谢意时,我体会到了一种强烈的被认可、被需要的价值感。
有一句话说的好,人生的精彩就在于不可预见的未来。两年之前,我还在为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在徘徊、在犹豫,两年之后我转换了身份,帮助迷茫、困惑的海外学子更深入地了解择业过程中的相关要素、工作条件、相关待遇,为他们减少盲区,降低选择风险,帮助他们在回国之前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
衷心感谢致公党,从缘起“引凤工程”回国工作到加入致力为公行列,我很荣耀、很踏实。能够尽自己所能、怀着感恩的心做些实事,发挥自己的价值,谁说不能够创造更大的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