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致公党湖南省湘潭市委深入书院路等街道社区开展民生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破产改制企业生活区“脏乱差”现象不容乐观。
由于企业破产后生活区无人管理,部分破产改制企业生活区成为城市管理的“盲点”,房子漏雨、管道老化、垃圾成堆、治安混乱的现状等困扰着小区居民。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缺少管理机构及相关生活配套设施。目前新建的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城管设施设置合理到位,但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房屋小区内城管设施却奇缺。如湘潭电缆厂、湘潭化纤厂、湘潭风动机械厂、湘潭液压件厂等国企破产改制后,想成立物管委员会,但由于小区四通八达,没有院墙,成立物管委员会屡次失败。小区各类人员进出频繁,小区内垃圾随手乱丢现象严重,楼栋之间更无垃圾倾倒处,导致垃圾堆放在楼栋单元门口现象严重,为有效解决垃圾乱丢现象,街道社区无数次劝导、宣传,张贴公告,但收效甚微。
二、居民思想观念有待改变。由于部分破产企业职工习惯社会事务由单位包打包唱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观念,在对生活环境卫生差抱怨的同时,又不愿交卫生费,造成生活区内无人管理,垃圾遍地。
三、破产企业生活区管理机制有待整体改进。例如由于没有物业管理机构,而无物管小区清扫难度远大于主干道,2元每平方米的清扫费用根本留不住有责任心的清扫员,许多清扫员纷纷到主干道就职(因为主干道能为清扫员购买养老保险),街道背街小巷清扫员聘请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加上无配套城管设施,致使背街小巷与主干道卫生状况存在更大差异。
建议从三个方面切实解决生活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状:
一、建议以部分街道办事处为试点,对辖区范围内破产企业生活区开展综合整治。将这些生活区纳入城市管理检查考评范围,强化日常督办检查,同时,逐步增加一批垃圾容器,统一安装垃圾桶,设置垃圾倾倒点或收集点,成立由城区低保人员组成的稳定的环卫清扫队伍,专做辖区保洁工,并增加背街小巷清扫费用,真正做到清扫员尽职尽责,文明卫生落实有保障。
二、建议集中开展城市管理“扫盲”行动。将破产企业生活区纳入重点整治对象,清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清理乱堆乱放的废旧物品和杂物,清理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清除楼道墙体广告和“牛皮癣”等。
三、建议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首先是成立生活区自身管理机构。对生活区范围内居民总户数逐一进行摸底,并成立业主委员会或者是物管会。其次是确定收费标准。通过业主委员会研究讨论,决定收取垃圾清运费,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垃圾清运,请专人清扫保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社区依靠业主委员会作好宣传发动工作,要求居民群众将垃圾投放在指定的地点,不随意乱扔,养成卫生的好习惯,共同打造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