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会联合省文物局、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调研形成的《山东省历史文化遗址现状调查与保护建议》,得到了省委书记、省长的高度肯定,被致公党中央评为优秀调研报告,并以最高票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重大成果奖。”在近日召开的致公党山东省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其工作报告中的一段内容,可以说是致公党山东省委科学参政结出累累硕果的有力见证。
山东是文化大省,文物古迹众多,但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文物保护管理体制不顺,文物安全措施乏力,濒危文物急待修缮等。致公党山东省委经与省文化厅文物局、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多次研讨,决定以“历史文化遗址现状调研”为题联合开展调研。调研组分赴全省17个市、139个县(市、区),行程数万公里,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山东历史文化遗址现状调研与保护建议》、17地市《历史文化遗址现状调查与保护建议》等21项成果,许多有前瞻性的意见建议得到了采纳和落实。除去《山东省历史文化遗址现状调查与保护建议》这一精品调研外,致公党山东省委连续3年举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系列主题论坛,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建议》被省委、省政府采纳,有力地促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致公党山东省委之所以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硕果累累并精品频出,科学参政是其重要原因。致公党山东省委将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多方协作、狠抓精品调研,这是致公党山东省委参政议政工作硕果累累并精品频出的根本保证。为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建言献策,致公党山东省委制定《参政议政工作规则》,完善、优化了“选题立项、调研督查、评审论证、表彰激励”的工作机制;注重加强与党委、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重大调研课题主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并邀请相关人员参加。同时,加强与致公党中央及各级组织的上下联动,加强专委会建设,发挥党内专家优势,专委会共承担了20多项重点调研课题;狠抓精品调研,服务发展大局。以精品调研课题为抓手,先后开展了18项重大调研,涉及医疗、文化、教育、科技和对外贸易等领域。
据悉,致公党山东省委5年来向致公党中央报送提案和建议42件,其中21件被采用并作为提案提交全国政协会议;向山东省政协全会提交提案79件,其中9件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致公党山东省委各级组织和党员报送社情民意信息700余条,经编辑整理分别向致公党中央、山东省政协报送信息445条,其中两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13条被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采用,190条被致公党中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