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任务。明确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坚持做大总量和调优结构并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一、先进制造业强省战略定位
“先进制造业大省”与“先进制造业强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的是发展理念的变化、评价标准的变化。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要求由过去的强调增长速度,转变为追求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由过去的强调做大总量,转变为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的统一,由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注重规模、效率、创新、绿色、信息化、结构转换等多目标的综合协调。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河南努力打好“四张牌”。河南在三大国家战略支撑下,中原崛起步伐持续加快。
二、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目标
突出五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新型材料制造业、电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改造提升发展传统产业,以降本增效、延链补链、绿色循环为主攻方向,促进冶金、建材、化工、轻纺、能源等五大传统产业转型提质。重视培育五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加快培育发展18个新兴产业集群。这18个新兴产业集群分别是,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智能电力及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尼龙及化工新材料、高端合金材料、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节能环保等10个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航空及冷链物流、新兴金融服务业、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外包、专业服务业、跨境电子商务及网络零售、基因技术应用及健康服务、数字创意等8个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
企业是制造业强省建设的主力军,既要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位于世界水平的大型龙头企业,又要培育一批规模有限但是在细分市场领域能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单项冠军企业,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行动,全面提升河南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河南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1.6万亿元,是2010年的1.6倍,2016年全省工业增加值1.7 万亿元。行业规模大,但企业个头小。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双汇控股母公司万洲国际首次上榜,以营业收入212亿美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495位。2011~2015年,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5次进入财富500强,但从2013年开始,河南能化即开始亏损,2015年,河南能化排名为364位,销售收入为331亿美元,巨亏4.2亿美元!2016世界500强:万洲国际首次上榜 河南能化出局。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增强主导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国际性知名品牌。推广产品追溯信息电子化,把质量作为制造业生存发展的动力。
三、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战略举措
1.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要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做到无缝衔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2.加快中原城市群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打造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空中、地上、网上三位一体的现代交通枢纽,培育区位优势,发挥区位优势,把河南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推动一带一路的产业后盾。发挥产业优势。目前河南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企业界要依托高端装备、冶金、建材、食品、轻纺等产业优势,发挥富余的优质的产能优势、先进制造优势,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实现互利双赢。针对产业需求。认真考虑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明确产业方向,明确企业战略规划,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管理新理念新模式,通过经贸产业园区建设、先进制造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跨国合作。
3.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快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智造装备,实现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转型发展的目标是“四化”。一是高端化,要按照全省制造业、服务业、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方案中明确的三次产业高端化方向,抢占产业链高端、价值链高端、技术链高端。二是绿色化,着力推进生产、产品、消费的绿色化,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循环可利用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三是智能化,引导企业加快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智造装备,实现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四是融合化,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加快形成一批全链条、无分割、高效率的产业新形态。
4.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运用新的培养模式培养企业人才。优化河南职业教育,以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综合体建设为引领,进行校企联合,产学紧密合作,将高等院校与高端企业对接,采用校企联合招生招工、送岗送学等方式,提高对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培养企业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