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小舢板”化身“大帆船”——南平市人大代表祖兴洪创业小记

       

  “十九大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对我们专业合作社来说是莫大的鼓舞,真让我们吃了‘定心丸。’”1月8日,建瓯市阳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祖兴洪高兴地说。 

  “以往,农民只重视‘种、管、收’环节,对技术管理、销售市场的关注和分析却很少,因此,许多品质纯正、质优味美的农产品‘养在深闺无人识’。”祖兴洪说,为改变这一现状,2009年初,他成立了阳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从事水果、蔬菜、茶叶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合作社对入社会员设有“门槛”。祖兴洪告诉笔者,入社农户必须具备供应三年以上优质农产品的经验,签订协议后,合作社按照市场准入要求,制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打造统一品牌。 

  阳光合作社主打产品之一是特色无公害柑橘,目前已有柑橘生产基地2400亩,建成柑橘储藏、加工等场地设施6000多平方米,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农业生产资料、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产品不仅销往北京、上海等地,并大量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 

  “我们外销的柑橘都是有身份证的,客户都能在柑橘身上追溯到产地及相关信息。”祖兴洪说,有了品质作保障,市场就不用愁了,很多客户都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尽管农超对接对合作社而言尤为重要,但祖兴洪说:“以前是市场在挑我们,如今我们有了挑市场的‘资本’。”他口中的“资本”,就是品质。曾经有一家大型超市前来洽谈,希望销售合作社的产品,但经过考察,合作社认为,该超市所销售的同类产品品质未达到合作社标准,担心自己品牌受影响,拒绝了超市抛出的“橄榄枝”。 

  “没加入合作社之前,俺种植的蔬菜、水果销售难,价格不稳定,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也攒不了几个钱!现在,俺在这里一年轻轻松松就能挣四、五万元,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说到底,多亏有了咱合作社!”谈起加入阳光合作社的事,社员江永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作为南平市人大代表,祖兴洪总是积极建言献策,所提交的《关于在全市加快推行林业赎买政策,全力推动南平市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建议》、《关于探索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议案》、《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议案》等议案,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采纳,现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希望通过议案的方式,引起社会重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合作社就销售柑桔等农产品68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2040万元,经合作社经营,带动建瓯市及周边县市农民柑桔等农产品种植面积5620亩,助农增收700多万元,实现分配盈余246万元,返利给社员180万元。 

  更大发展还在后头,2014年8月,祖兴洪又筹资600万元,牵头成立延平区大自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46户,并在南山镇龙江寺水库上游流转土地1000亩,从事水果、蔬菜、蜂蜜等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并带动延平区及周边县市农民发展种植农产品2630亩。 

  在南雅镇人大主席叶南春看来,合作社起到重要作用之一是引导。通过考察、掌握市场变化的各种信息,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理性种植,无疑是提高农民生产种植积极性的一大法宝,而种植农产品,走品质化、品牌化道路,是农业发展趋势所在,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是合作社生命力所在。 

  小船变巨帆,共赢搏风浪。建瓯市阳光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小舢板”化身“大帆船”,使农户从过去的自耕自种,转变为如今的“抱团作战”,为农民规避风险、增收致富保驾护航发挥了重要作用,适应了当前农业的发展。它必将会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壮大,在碧海蓝天下扬帆远航。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