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产品的“卖难”、“买贵”、“安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和老百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至今仍是一道难题。致公党广东省广州市委会党员曾庆云认为,农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的信息能够做到健全、准确、公开、透明,是解决农产品的问题的关键。为此他建议在政府(县级)网站首页设置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平台,并提出了县级政府网站如何设立信息平台方法。
由于我国的网络已普及到行政村和自然村,使有关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传递变得简单、快捷。具体方法是:
(1)自然村主要负责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数据的收集、记录并向行政村及时传递。可由各自然村的村干部完成相关表格,要求农产品的相关数据真实、准确,收集快捷,传递及时。
自然村的生产信息方便政府对该农产品的生产统计,根据往年的资料,了解是否生产过剩或不足,反过来对生产者起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方便流通商对农产品的采购,主要流向单位信息方便农产品的销售,亦方便政府监督流通商是否刻意囤积,扰乱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
(2)行政村(由行政村干部完成)主要负责对自然村传递的农产品的数据及时整理、传递。由于同一地域,土壤、土质、气候、环境基本相同,所以生产的农产品亦基本相同,形成农产品的规模效应,这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所以行政村对农产品的数据的整理和传递是非常快捷的。
(3)镇级主要负责对属于本镇的各行政村传递的农产品数据进行快速整理和及时传递,由于现时镇级已有政府的门户网站,可由网站的工作人员完成便可,无需增加人员和成本。
(4)县级主要负责对属于本县的各镇传递的农产品数据进行快速整理和及时公布,由于现时县级已有政府的门户网站,可由网站的工作人员完成便可,无需增加人员和成本。
对于农产品的有关数据及时整理后如何公布,在县级(或镇级)政府门户网站的首页设置农产品发布专区(各地的网站管理员对网页的设置和布局是必要的工作,政府对增加农产品的信息是不需要增加成本),如某县(区)的首页可增加农产品项目,点击农产品可查知本县、区的农产品项目(如增城挂绿荔枝、紫玉淮山、迟菜心、丝苗米等等),再点击农产品的具体项目,可知该农产品的具体生产、流通情况。
对于农产品生产、流通的信息平台,由于县、镇已建有政府的网站,从建设到公布,基本上不需要增加多少人力、物力,可谓事半功倍,但可调整农产品的生产、供应结构,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方便政府对农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的监管,促使各方责任人认真完成自己的责任,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使问题在事前消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