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拳拳故乡情——大连市赴加拿大举办IT人才招聘会侧记
2005年9月20日—24日,笔者随同大连市IT代表团,出访加拿大的渥太华、多伦多两城市,并在多伦多举办以“大连,软件精英的舞台”为主题的中国大连IT人才全球巡回招聘活动。此行除了公干之外,还有一个私人的心愿,就是能够拜访加拿大洪门民治党。
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是,在加拿大期间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在洪门民治党与老一代华侨的亲切会见,以及人才招聘会现场与新一代海外华人的热情交流,北美华人华侨对故土亲人的依恋之情,依然时时浮现在眼前,感动依旧,恍如昨日。在此,撷取点滴花絮,与大家分享。
行前已经知道将要错过在国内举行的中国致公党80年庆典,内心感到特别的遗憾。尤其是作为一个新党员,恰逢如此重大活动,正是学习党史、与老党员加强交流的好机会。不过,想到能够在同期拜访加拿大的海外洪门组织,更多地感受中国致公党在海外的历史沿革,多少找到了一些内心的平衡,并且对此行充满了期待。
大连代表团此行的重要任务,是在多伦多召开一场主要面向IT人才的招聘会,希望能够吸引优秀的华人和留学人员来大连工作。由于这是大连市第一次在北美地区组织类似活动,用“人生地不熟,心里没底儿”来形容筹备工作过程中的惴惴不安是非常贴切的。为了在极其陌生的条件下努力保证招聘会的成功,我们一直希望寻找一个加拿大方面的合作伙伴。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而时间已经非常紧张。在此情况下,我想到了加拿大洪门组织。
我同致公党大连市委驻会副主委王超英表达了希望和加拿大洪门合作举办招聘会的意愿,王主委表示大力支持,并向我郑重地介绍了加拿大洪门民治党多伦多支部主委刘南生先生。通过电话与刘主委联络上,他很爽快地答应帮忙,并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了一个华人社团组织——加中企业家协会来协助我们。通过刘主委的介绍,我们和加中企业家协会迅速开展合作,委托他们在多伦多当地组织海外华人和留学人员参加招聘会、落实媒体宣传、参与会场组织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大连同洪门民治党的相互了解,在刘主委的安排下,我邀请大连代表团一行在温哥华去拜访中国洪门民治党驻加总支部。
此前没有任何交往,凭着致公党与洪门一脉相承的兄弟友情,我们代表团一行在洪门民治党总支部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总支部主委郑炯光先生亲自接待我们,并向代表团介绍了洪门民治党在加拿大的发展情况。洪门民治党在加拿大已经正式成立了140多年,全加的党员总数达数万人,可称得上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海外华人社团。在总支部的会堂里,正面悬挂着两幅醒目的牌匾,分别书写“忠义堂”和“红花亭”,四周的墙壁更是挂满了锦旗、绶带和照片,大多都是“四海同心,振兴中华”一类的爱国立志豪言。这一切充分彰显海外洪门悠久的历史及其忠义、爱国、爱民的“忠义侠”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洪门民治党总支部所在地位于温哥华唐人街的中心,离其百米左右,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式园林“中山公园”,园门前矗立孙中山先生半身像。这个公园是加拿大政府为褒奖华人为加拿大建国、国家发展建设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而出资兴建的。其实,广大的华人华侨,不仅积极投身侨居国的建设,而且始终心系祖国,不遗余力地支持祖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这一切都是有目共睹、史实昭然。所以,当我听到郑炯光主委解读“忠义侠”精神的时候,深受触动,感慨良多。他认为,“忠”者有三,即忠于国家民族、忠于洪门、忠于侨居国。“义”也是“宜”的意思,举凡国家民族利益、社会福利攸关者,皆不容辞。“侠”乃“义”之延伸,面对社会种种不公义者应挺身而出,依法行事,划清是非界限。
离开温哥华,我们赶往多伦多准备招聘会。刚到多伦多,我们就接到了加中企业家协会的邀请,请我们去听招聘会的筹备工作“汇报”。我们一行人来到加中企业家协会,出乎我的意料,刘南生主委也来参加这个会议。后来我才了解到,刘南生先生正是加中企业家协会的创会会长,正是他创建了这个社团组织。从创会至今,加中企业家协会已经在加拿大历经十三年风雨,拥有上百家企业会员,先后举办过规模庞大的招商会及展览会等,在加拿大有着很高的影响力。
在“汇报”会上,来自辽宁沈阳的现任会长徐中华先生详细介绍了整体筹备工作,当我们得知会议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有一百多人报名,八十多人投递了简历的时候,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协会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专业化的运作能力,以及对大连市本次活动的积极投入,让我们非常感动。会后,加中企业家协会专门设宴,邀请了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的商务领事张玉珍女士、科技领事史明浩先生以及当地部分华人社团的代表和我们共进晚餐。我特别向刘南生主委表达了感谢,并盛情邀请他届时到我们的现场参加招聘活动,他爽快地答应下来。
24日上午,大连市在北美地区举办的第一场招聘会——多伦多招聘会在东多伦多的Delta 酒店隆重举行。主要来自华人和留学生群体的200多名软件开发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蜂拥至现场,场面非常热烈。会后统计,150多人现场投递了简历,230多人进行了求职登记。面对这样热烈的场景,加中企业家协会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一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不少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今年也参与了国内几个城市来举办的类似的招聘活动,今天的招聘会是参会人员最多、场面最热烈的一次。
很多前来参加招聘会的华人华侨,表达出强烈的思乡之情,迫切希望能够有回国工作的机会,让我们非常感动。在加拿大的微软公司工作且在IT行业从业已二十三年的刘卓先生,在得知招聘会的消息时他正在美国纽约开会,为了参加招聘活动,他让太太打电话预约,并在会议前晚乘飞机赶回多伦多参加会议。另一位在多伦多工作的孔琢先生有着在日本和加拿大多年的工作经历,他非常希望回国发展,在介绍其本人情况的同时,也将其妻子的简历递交上来,并详细询问孩子回国入学的有关情况。
令我们颇感意外的是,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吸引了很多非大陆移民和外籍人士参加我们的招聘活动。例如,有几位在加拿大工作的台湾籍人士前来现场参会咨询,他们表示,祖国大陆的快速发展也在吸引着台湾地区的注意力,他们也希望在有合适的机会之时来大陆发展。其中一位在多伦多生活的李女士在很早的时候,就从印度朋友那里得知大连软件的高速发展,这次听说大连来招聘,一大早七点多就打来电话询问情况,为其在加拿大工作的一儿一女报名。会议当天,她的儿子开车三个多小时从滑铁卢地区赶到会场,还协助工作人员签到,她女儿虽未到会场,但简历也由其哥哥带到会场。
每每回想起这些,回想起这些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在参加我们的招聘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之情,拳拳赤子之心,总让我感到特别的温暖和感动。
记得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当天中午在招聘会结束之后,马上赶往机场准备从多伦多入境美国。开始一切顺利,没想到一位同伴因为护照有效期不够,意外被拒签滞留机场。当天已经是周六的下午,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到领事馆续签,至少要在周一的上午,我们都感到很悲观。第二天星期天一早,我们却得到了意外的喜讯:当天就可以过来和我们会合。原来,昨天到招聘会现场参加会议的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的商务领事张玉珍女士得知我们的情况,放弃了周末的休息,当天晚上赶到领事馆,又是拍照片、又是盖章出文件,愣是当天晚上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加中企业家协会的刘会长热情地把我们的同伴邀请到家中留住一宿,第二天一早又送上飞机、顺利办理了入境手续。这一点一滴浓浓的乡情,真是令我们终生难忘。
作为一名致公党员,我也没有忘记学习加拿大洪门民治党的成功经验。不过,在谈话中,郑炯光主委和刘南生主委都表示,要认真学习中国致公党的发展经验,加快洪门民治党的改革进程。他们毫不讳言洪门组织在解决干部年轻化和社团管理规范化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不过,改革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加拿大洪门民治党希望通过改革,使洪门吸收更多优秀的新一代移民、更快地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更好地联络广大华人华侨,为祖国的经济发展、统一大业和全球华人的共同福祉做出贡献。
(作者:杨冬,致公党员,大连市软件园股份公司策划中心总经理)
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是,在加拿大期间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在洪门民治党与老一代华侨的亲切会见,以及人才招聘会现场与新一代海外华人的热情交流,北美华人华侨对故土亲人的依恋之情,依然时时浮现在眼前,感动依旧,恍如昨日。在此,撷取点滴花絮,与大家分享。
行前已经知道将要错过在国内举行的中国致公党80年庆典,内心感到特别的遗憾。尤其是作为一个新党员,恰逢如此重大活动,正是学习党史、与老党员加强交流的好机会。不过,想到能够在同期拜访加拿大的海外洪门组织,更多地感受中国致公党在海外的历史沿革,多少找到了一些内心的平衡,并且对此行充满了期待。
大连代表团此行的重要任务,是在多伦多召开一场主要面向IT人才的招聘会,希望能够吸引优秀的华人和留学人员来大连工作。由于这是大连市第一次在北美地区组织类似活动,用“人生地不熟,心里没底儿”来形容筹备工作过程中的惴惴不安是非常贴切的。为了在极其陌生的条件下努力保证招聘会的成功,我们一直希望寻找一个加拿大方面的合作伙伴。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而时间已经非常紧张。在此情况下,我想到了加拿大洪门组织。
我同致公党大连市委驻会副主委王超英表达了希望和加拿大洪门合作举办招聘会的意愿,王主委表示大力支持,并向我郑重地介绍了加拿大洪门民治党多伦多支部主委刘南生先生。通过电话与刘主委联络上,他很爽快地答应帮忙,并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了一个华人社团组织——加中企业家协会来协助我们。通过刘主委的介绍,我们和加中企业家协会迅速开展合作,委托他们在多伦多当地组织海外华人和留学人员参加招聘会、落实媒体宣传、参与会场组织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大连同洪门民治党的相互了解,在刘主委的安排下,我邀请大连代表团一行在温哥华去拜访中国洪门民治党驻加总支部。
此前没有任何交往,凭着致公党与洪门一脉相承的兄弟友情,我们代表团一行在洪门民治党总支部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总支部主委郑炯光先生亲自接待我们,并向代表团介绍了洪门民治党在加拿大的发展情况。洪门民治党在加拿大已经正式成立了140多年,全加的党员总数达数万人,可称得上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海外华人社团。在总支部的会堂里,正面悬挂着两幅醒目的牌匾,分别书写“忠义堂”和“红花亭”,四周的墙壁更是挂满了锦旗、绶带和照片,大多都是“四海同心,振兴中华”一类的爱国立志豪言。这一切充分彰显海外洪门悠久的历史及其忠义、爱国、爱民的“忠义侠”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洪门民治党总支部所在地位于温哥华唐人街的中心,离其百米左右,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式园林“中山公园”,园门前矗立孙中山先生半身像。这个公园是加拿大政府为褒奖华人为加拿大建国、国家发展建设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而出资兴建的。其实,广大的华人华侨,不仅积极投身侨居国的建设,而且始终心系祖国,不遗余力地支持祖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家建设,这一切都是有目共睹、史实昭然。所以,当我听到郑炯光主委解读“忠义侠”精神的时候,深受触动,感慨良多。他认为,“忠”者有三,即忠于国家民族、忠于洪门、忠于侨居国。“义”也是“宜”的意思,举凡国家民族利益、社会福利攸关者,皆不容辞。“侠”乃“义”之延伸,面对社会种种不公义者应挺身而出,依法行事,划清是非界限。
离开温哥华,我们赶往多伦多准备招聘会。刚到多伦多,我们就接到了加中企业家协会的邀请,请我们去听招聘会的筹备工作“汇报”。我们一行人来到加中企业家协会,出乎我的意料,刘南生主委也来参加这个会议。后来我才了解到,刘南生先生正是加中企业家协会的创会会长,正是他创建了这个社团组织。从创会至今,加中企业家协会已经在加拿大历经十三年风雨,拥有上百家企业会员,先后举办过规模庞大的招商会及展览会等,在加拿大有着很高的影响力。
在“汇报”会上,来自辽宁沈阳的现任会长徐中华先生详细介绍了整体筹备工作,当我们得知会议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有一百多人报名,八十多人投递了简历的时候,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协会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专业化的运作能力,以及对大连市本次活动的积极投入,让我们非常感动。会后,加中企业家协会专门设宴,邀请了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的商务领事张玉珍女士、科技领事史明浩先生以及当地部分华人社团的代表和我们共进晚餐。我特别向刘南生主委表达了感谢,并盛情邀请他届时到我们的现场参加招聘活动,他爽快地答应下来。
24日上午,大连市在北美地区举办的第一场招聘会——多伦多招聘会在东多伦多的Delta 酒店隆重举行。主要来自华人和留学生群体的200多名软件开发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蜂拥至现场,场面非常热烈。会后统计,150多人现场投递了简历,230多人进行了求职登记。面对这样热烈的场景,加中企业家协会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一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不少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今年也参与了国内几个城市来举办的类似的招聘活动,今天的招聘会是参会人员最多、场面最热烈的一次。
很多前来参加招聘会的华人华侨,表达出强烈的思乡之情,迫切希望能够有回国工作的机会,让我们非常感动。在加拿大的微软公司工作且在IT行业从业已二十三年的刘卓先生,在得知招聘会的消息时他正在美国纽约开会,为了参加招聘活动,他让太太打电话预约,并在会议前晚乘飞机赶回多伦多参加会议。另一位在多伦多工作的孔琢先生有着在日本和加拿大多年的工作经历,他非常希望回国发展,在介绍其本人情况的同时,也将其妻子的简历递交上来,并详细询问孩子回国入学的有关情况。
令我们颇感意外的是,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吸引了很多非大陆移民和外籍人士参加我们的招聘活动。例如,有几位在加拿大工作的台湾籍人士前来现场参会咨询,他们表示,祖国大陆的快速发展也在吸引着台湾地区的注意力,他们也希望在有合适的机会之时来大陆发展。其中一位在多伦多生活的李女士在很早的时候,就从印度朋友那里得知大连软件的高速发展,这次听说大连来招聘,一大早七点多就打来电话询问情况,为其在加拿大工作的一儿一女报名。会议当天,她的儿子开车三个多小时从滑铁卢地区赶到会场,还协助工作人员签到,她女儿虽未到会场,但简历也由其哥哥带到会场。
每每回想起这些,回想起这些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在参加我们的招聘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之情,拳拳赤子之心,总让我感到特别的温暖和感动。
记得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当天中午在招聘会结束之后,马上赶往机场准备从多伦多入境美国。开始一切顺利,没想到一位同伴因为护照有效期不够,意外被拒签滞留机场。当天已经是周六的下午,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到领事馆续签,至少要在周一的上午,我们都感到很悲观。第二天星期天一早,我们却得到了意外的喜讯:当天就可以过来和我们会合。原来,昨天到招聘会现场参加会议的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的商务领事张玉珍女士得知我们的情况,放弃了周末的休息,当天晚上赶到领事馆,又是拍照片、又是盖章出文件,愣是当天晚上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加中企业家协会的刘会长热情地把我们的同伴邀请到家中留住一宿,第二天一早又送上飞机、顺利办理了入境手续。这一点一滴浓浓的乡情,真是令我们终生难忘。
作为一名致公党员,我也没有忘记学习加拿大洪门民治党的成功经验。不过,在谈话中,郑炯光主委和刘南生主委都表示,要认真学习中国致公党的发展经验,加快洪门民治党的改革进程。他们毫不讳言洪门组织在解决干部年轻化和社团管理规范化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不过,改革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加拿大洪门民治党希望通过改革,使洪门吸收更多优秀的新一代移民、更快地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更好地联络广大华人华侨,为祖国的经济发展、统一大业和全球华人的共同福祉做出贡献。
(作者:杨冬,致公党员,大连市软件园股份公司策划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