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海外联络 > 海外联谊
为侨谋福祉 北海市侨务工作架起海内外友谊之桥
  北海市侨务工作者真心实意为侨胞侨眷谋福祉,积极为侨务事业作贡献,深得侨众好评。
  热心办实事做好事
  从1980年至今,居住在高德华侨新村的400多位归侨侨眷,仅仅靠一口井解决用水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水源不足,每天在水井打水的人排成了长队。为了解决归侨侨眷的用水难问题,北海市侨联多方奔走,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市水利局、市自来水厂派员进行实地勘察,市侨办筹措资金l万多元为华侨新村改造了原来的用水设施,保证了归侨侨眷的正常用水。
  2006年9月,意大利籍华商罗彩娟与北海市一家房地产有限公司签约,以288万元人民币购买4个商铺,并先后交付了定金和部分房款24.5万元人民币。11月初,该房地产公司擅自将商铺转让他人。罗女士到市侨联反映情况,希望帮助解决问题,维护她的合法权益。在听取情况反映后,市侨联负责人与法律工作者多次陪同罗女士与该公司负责人协商,并最终促使房地产商双倍返还定金和退回房款29万元。罗女士激动地说:"我在北海人生地不熟,要不是侨联,真不知该怎么办!谢谢侨联!"
  澳大利亚华侨苏英女士与居住在北海的亲人林泰梅失去联系20多年。市侨联主席周庭雯在2006年9月出访澳大利亚期间,苏英委托其代为寻找亲人。周庭雯回来后的第二天,即发动亲朋好友和工作人员开始寻找,并于11月初为苏英寻找到了失散20多年的亲人。当苏女士得知林泰梅的丈夫住院时,即寄回5000元人民币,帮助解了燃眉之急。失散了20多年的亲人有了音讯,亲情又得以延续,海内外两家人高兴万分。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在为侨胞热情服务的同时,北海市侨务工作者时刻不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任务。2006年,市侨联在总结2004、2005年两年连续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的经验后,加大了"以感情招商"、"以侨联侨,以侨联外,以侨引侨"力度。新春伊始,即召开机关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如何做好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4月初,组织机关干部赴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东莞客商徐国仁听取介绍并看了北海的相关资料后,于7月到北海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法国客商谭伟恩应市侨联的邀请,也于7月上旬考察了北海市。客商在北海期间,考察了银滩、北海出口加工区、市工业园区、合浦工业园区、合浦东园家酒厂、市绿海生物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深水港码头,并受到了热情接待。北海良好的投资环境激发了他们参与北海开发建设的热情。谭伟恩先生于11月下旬与北海市绿海生物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了投资开发意向。
  法国人克里斯托佛与莉迪娅伉侗在考察涠洲岛后,计划筹资4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00多万元)修葺涠洲天主教堂。美籍华人陈勇于年初实地考察了北海,并决定投资1000万美元在北海兴办实业,2006年3月将资金150万元人民币投入皇都大酒店开发旅游项目,该项目已于"五一"期间开始营业。
  促进海内外联谊
  2006年,北海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谊工作,海内外联谊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发展。
  春节前夕,北海市侨联、市侨办联合举行"北海市侨界2006年迎春茶话会",与200多位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归侨侨眷代表欢聚一堂,共叙亲情乡谊。清明时节,市侨联利用海外侨胞回乡祭祖之机,举办"北海市海外华侨华人省亲座谈会"。会上,北海市侨务工作者亲切地询问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的工作、生活情况,对他们为祖国、为家乡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祖国和家乡的建设。
  4月上旬,北海市侨务工作者协助"北海市越南姑苏群岛归侨联谊会"做好第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会务工作,并参加了联谊会开展的各项活动。联谊会成员分布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在居住地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通过与他们的密切交往,为北海市架起了又一座团结海外侨胞的友谊桥梁。
  一年来,北海市先后接待了印尼大同党创办人暨中央领导层总主席、组织秘书长吴能彬,美国华商会会长邓龙,美国大都会董事长王笛,美国广西同乡会副会长李翔,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生物院博士、新西兰广西同乡会秘书长韦婷等海内外华侨华人32批近300人次。(来源:北海日报)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