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社会服务 > 支边扶贫
一封发自感恩节的来信
  "在感恩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在我的脑中立刻浮现出了我父母,我嫂子的父母(我的高中阶段曾住在我嫂子家,他们待我非常好)和您的形象,于是我决定在感恩节当晚打电话给父母,写信给我嫂子的父母和您,我要向您表示我真挚的感激。是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双手来帮助我,让我一生都难以忘记。同时我也希望您不曾后悔你曾帮助过我,因为现在不管从任何角度看我都是不起眼和平庸。"
  这是一封发自感恩节的来信,寄信人是福建师大历史系的新入学的学生,她的名字叫郑爱春。收信人是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杨俐丽。郑爱春清楚地记得,那天她参加了省妇联组织的"春蕾育才助学计划"行动,在会上收到了代表省委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姐妹心意的资助款,她说当接过资助款时感觉是那样的沉甸甸。因为这对于她来说是多么的及时和珍贵,有了资助款她上大学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读着这情真意切的来信,仿佛让人看见一个十分容易满足的农村小姑娘跳动着的那颗纯洁的心;仿佛看见她在感恩节的晚上倚栏远眺,夜空上的星星一眨一眨,她与星星在对话。这一天让她想起了自己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无助,因为家庭的贫困,差点就要失去了这次上大学的机会。求学的渴望在痛苦地折磨着她。妇委会主任杨俐丽主任说,扶贫济困,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着一位孤独无助的农村小姑娘,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资助她。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梦想,农村小姑娘郑爱春也不例外,但郑爱春对于上大学的无限的向往和憧憬,在遭受到今年超强台风"桑美"的肆虐后变得渺茫了。桑美所经过之处,到处都是墙倒屋塌,一片狼藉,大树被连根拔起,家乡成为了重灾区。望着颓败不堪的房屋,年近六旬父亲忙碌的身影,因甲状腺肿瘤开刀住院治疗的母亲,于是上大学的希望没有了,只有泪水不知不觉的顺着脸颊流落,只有一而次的失望一步步地在向她逼近,使她有不堪承受之重。
  在桑美台风过后的赈灾救灾中,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妇委会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福建省妇联、福建省儿童基金会为灾区重建奉献一份爱心,同时为拓展
"春蕾计划"原有子项目的"春蕾育才"行动的行列中。"春蕾育才"行动旨在把援助困难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延伸到资助有望成才的高中及大中专院校贫困学生。动员社会的力量让更多的女孩得到救助,促使女孩完成学业,尽快走上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道路。在这次行动中,有100名贫困女大学生成为首批受助者,得到了及时的资助。用郑爱春自己的话说是,没有想到在这个紧要的时候,"一双善良的双手帮助了我,让我有机会上大学圆自己的梦想"。
  爱心犹如黑夜的亮光,使郑爱春获得了力量;爱心犹如一股暖流,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感恩节到来的时刻,有多少话语要说,有多少的感激要表达。对于郑爱春来说,显然在这封信中是无法言尽它,只有化着字里行间的恳切和每字每句深含着它。《感恩的心》的歌里这样唱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是呀,资助一个人就救助了一个渴望求知的心,就扶起了一个新的希望。面对他们,我们有责任伸出双手去帮助。以博大的情怀,父母般的爱心,伸出温暖的双手,给他们以关心和信心,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撑起一片爱的绿萌。
  杨俐丽主任在收到信后,转给了我们宣传处,对我们说,郑爱春同学的信虽然是写给她个人,但事情是我们省委会妇委会做的,代表的是致公党组织,体现的是致公党福建省委的社会形象。我们资助的金额不多,但却得到这样的感激也实为不易,我们可加以宣传一下。特此撰此文。同时我们也祝郑爱春同学学业进步,天天向上。真诚地希望同一片蓝天下的女孩拥有更多的幸福和美好的明天。(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宣传处)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