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余名归侨侨眷共贺"江苏华侨之家"五周岁生日
中新网南京一月十六日电:(吴沛林 朱晓颖)"我们这一辈老归侨,归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五十年,暮年在'华侨之家'和老朋友相聚,也算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落叶归根了",七十四岁高龄的马来西亚归侨蓝万隆在"江苏华侨之友"成立五周年之际如此感言。
江苏"华侨之家"活动大厅今天热闹异常。百余名归侨侨眷欢聚于此,台下的围坐一圈,台上的载歌载舞,都使出了保留节目恭贺五周年"家庆"。
蓝万隆说,他们这一批老归侨在江苏大概有两千人,南京也有七、八百人,是一个"有故事"的特殊人群:建国初期归国,当年他们正风华正茂,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并见证祖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当家"主任张珍英解释道,"年纪大了,自己在国内,子女在国外,'空巢家庭'让这批老归侨感到孤单,于是就有了'江苏华侨之家'。"
五年来,一百五十多名归侨侨眷成了"家庭"成员,一有空,他们便来到这里休闲、拉家常、聚客、贺寿甚至是看病,免费享受"一周五天开放、节假日无休、上班式休闲"。
张珍英表示,回"家"的常客大部分是来自东南亚的归侨和欧洲的侨眷,他们当中,有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也有科研专家、画家、作家、艺术家、教师甚至是运动员,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年纪最大的已是九十多岁高龄。尽管有很多人在文革时期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从生活状况来看,他们如今仍无怨无悔、精神富足。
一位老归侨特为"家庆"写了诗歌《红日颂》,念着念着却哽咽了,台下有位女士也跟着低泣。"老有所为,量力而行吧",蓝万隆笑着说,用感恩的心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唯一的愿望祖国更富强。
江苏"华侨之家"活动大厅今天热闹异常。百余名归侨侨眷欢聚于此,台下的围坐一圈,台上的载歌载舞,都使出了保留节目恭贺五周年"家庆"。
蓝万隆说,他们这一批老归侨在江苏大概有两千人,南京也有七、八百人,是一个"有故事"的特殊人群:建国初期归国,当年他们正风华正茂,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并见证祖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当家"主任张珍英解释道,"年纪大了,自己在国内,子女在国外,'空巢家庭'让这批老归侨感到孤单,于是就有了'江苏华侨之家'。"
五年来,一百五十多名归侨侨眷成了"家庭"成员,一有空,他们便来到这里休闲、拉家常、聚客、贺寿甚至是看病,免费享受"一周五天开放、节假日无休、上班式休闲"。
张珍英表示,回"家"的常客大部分是来自东南亚的归侨和欧洲的侨眷,他们当中,有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也有科研专家、画家、作家、艺术家、教师甚至是运动员,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年纪最大的已是九十多岁高龄。尽管有很多人在文革时期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从生活状况来看,他们如今仍无怨无悔、精神富足。
一位老归侨特为"家庆"写了诗歌《红日颂》,念着念着却哽咽了,台下有位女士也跟着低泣。"老有所为,量力而行吧",蓝万隆笑着说,用感恩的心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唯一的愿望祖国更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