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侨界动态
菲律宾华商陈本显:菲闽关系源远流长 密不可分
  十月二十八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一行到泉州访问,他们先后参观了黎刹广场和SM广场。菲闽关系的交往日益密切,诚如菲华商总执行副理事长陈本显在致词中说的,菲律宾华人华侨,与闽南地区的关系,既源远流长,又密不可分。
  菲律宾古称吕宋,远渡重洋去菲律宾谋生的"蕃客",则被称为"吕宋客"。菲律宾的华人华裔约有二百余万人,占菲国人口的百分之三。他们有百分之八十五来自福建,其中泉州籍华人华裔又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菲华商总执行副理事长陈本显也说,在菲律宾的华人华侨,大多数来自闽南一带,闽南语也是菲律宾华社中普遍应用的语言。
  一直以来,菲律宾与福建在经贸、文化与宗教方面交流非常频繁,菲闽两地互补合作、互利共赢的空间很大。
  在经贸投资方面,泉州与菲律宾相邻近。菲律宾侨胞在厦门、泉州、福州乃至全国投资房地产等实业,并取得丰厚回报,不胜枚举。泉州树兜的蒋先生投资开发菲律宾南部矿山;南安码头的戴先生返乡投资南(安)官(桥)公路、南(安)洪(濑)公路、东方学校、泉州现代中学。
  四百一十三年前,菲律宾的华侨商人陈振龙冒着被西班牙殖民当局杀头的危险,把耐旱的地瓜种苗引到中国种植,救活了江南饥民。四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菲华商总副理事长林育庆(祖籍泉州丰泽区东涂村)合作,试验成功"西岭八号"优良杂交稻种,极大提高水稻单位产量,造福了菲律宾农民。
  随着国际汉语热的持续升温,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急需人才,位于泉州的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应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菲华商总的邀请,连续多年组织多批次的汉语教学志愿者,赴菲律宾支教。并代为培训华文教师。自一九九一年起,陈永栽博士资助三千三百五十六名华裔学生来闽参加中华文化夏令营,并一再出资开展"挽救行动"和"留根工程",效果显著。晋江南侨中学与菲律宾侨中初级学院结为"姐妹学校",开展经常性的华文教学交流。
  在宗教方面,泉州的诸多寺宇庙观,更是得到东南亚僧俗两界的鼎力支持。泉州市区的三大丛林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即是一例。
  泉州宿燕寺与菲律宾宿燕寺有半个世纪的渊源关系。出家于泉州江南宿燕寺的张文莲于一九三九年南渡菲律宾,师从性愿法师,获赐法名妙修。一九五二年,妙修创建佛寺于马尼拉,取名宿燕,以示不忘本源。一九七八年,菲律宾宿燕寺的第二代住持广仁尼师(她在泉州宿燕寺为第四代住持),建立"菲律宾文莲施诊所",又于一九八六年在其祖庭泉州宿燕寺设立了"菲律宾文莲施诊所泉州赠药处",常备多种治疗常见病药品,以赠送贫苦患者。
  此外,福建各个地方的旅菲同乡会、校友会、宗亲会多得数不胜数,最保守估计有三千个以上,他们都竞相以泽被当地贫困弱族为己任。(来源:中新网)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