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北部,有一座距省会成都仅一百公里的城市——绵阳。它不仅是四川省内城市规模、GDP产值名列前茅的城市,同时,也被誉称为科技之城,大西南的“硅谷”。然而,就在两年前那场让半个亚州震动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它在若干个“田荣华”的艰苦努力下,经受了血与火的检验,完成了铸铁成钢的淬火历程。 ——题记
40多岁的田荣华,是四川省人大代表,绵阳市游仙区副区长,致公党绵阳市总支主委。2008年5月12日下午,他正在游仙区小枧沟镇主持召开乡镇建设会议。两点二十八分,大地震发生了,刹那间,大地在摇晃,楼房在颤抖,平房上的小青瓦直往瓦楞下掉。田荣华和他的同事们立刻意识到,发生地震了!但让他和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次地震就发生在与他们相距不过百里的汶川、北川,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地震会给四川人民、绵阳人民带来如此大的灾难,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很快,他从中共绵阳市委发出的灾情通报中看到,由汶川到青川一线的地震,让绵阳的北川、平武、江油、安县、梓橦、三台、游仙、涪城、盐亭等县、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难。昔日蜀中大地上古老璀璨的历史文化遗址已变得满目疮痍。作为游仙区(县级)分管社保、物价的副区长,田荣华心里更是刀绞般的疼痛。首次地震波刚刚结束,他立即按照区委区政府布置,启动乡上重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随即带领大伙跟随救灾队伍一道深入重灾区,参加救援行动。与此同时,作为总支主委,他在第一时间用电话一一询问了致公党绵阳市每位致公党员的情况,并及时向省委会做了报告。
八方联系 争取援建资金
震后不久,当他再度来到乡镇查看灾情时,切身体会到,这次灾难,亟需要得到帮助的是地震后的学校、医院,灾民安置处。他一边率领区政府的相关同志积极妥善做好相关安置工作,一边和总支的同志一道,迅速与致公党中央,致公党四川省委以及爱德基金会等取得联系,反映灾情,争取救助。他深入到灾区考察调研,收集社情民意,撰写成简报与调研报告及时上报。调研报告中,他们依据实地了解到的情况,作出条分缕析,向上级建言献策,为上级多方面掌握灾民动态提供了第一手火线资料。
08年5月30日,当绵阳市委、市政府为唐家山堰塞湖下达疏散令后,灾情就是命令,他立刻冒雨来到小枧沟镇,耐心细致地做了大量的群众工作,让三星村2700多名群众得以安全转移,稳定了民心,维护了社会秩序。作为分管物价的副区长,在建材价格和运输价格矛盾日趋突出时,他又及时深入基层,研究制定调控政策,确保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建材物价的平稳。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田荣华充分发挥党派联系广泛的优势,八方奔走,向国内外一些知名人士、致公党上级组织、兄弟组织发出呼吁,积极争取援建资金。两年来,通过他和总支全体党员的努力,积极协调争取到致公党中央和各地致公党组织援建金额达460万元,让三台县郪江卫生院很快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乡亲们眼前,由致公党四川省委引进资金援建的梓橦县双板小学,致公党广东省委援建的三台忠孝小学,致公党北京市委援助的游仙区观太小学得以陆续落户绵阳;同时,社会各界也向绵阳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由香港乐善堂主席刘文文女士捐赠的100万元港币支持游仙区学校灾后重建,资助平武县南坝镇因地震造成的单亲家庭受助项目相继在绵阳实施,由上海映绿等海内外公益机构发起实话的灾区儿童“向日葵”夏令营活动在震后第一个暑假举办,让灾区3000多名孩子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解决了家长们在繁重的恢复重建之余的后顾之忧。
缓缓流淌的涪江边,涪城区河边学校,游仙区新桥镇瓦子小学、梓橦玛瑙小学3所侨爱学校得以建起来了;价值70余万元的新课桌椅搬进了柏梓、金安等7所小学,天马、嫘祖等4所幼儿园也改善了办学条件。他们联络“麦田计划”向盐亭县的8所学校送去了10万册图书;向致公党中央、致公党四川省委争取支助,在北川八一帐篷学校、平武南坝等学校捐赠建立了12支鼓号队;为160多名地震单亲儿童争取到助学补助;为20名地震受灾贫困生完成学业争取到了救助金。学校师生用绘画,诗歌、感谢信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和感激之情。柏梓小学6年级4班的同学在给致公党绵阳总支的信中写到:“你们让我们用上新的课桌椅,就如同小鸟儿有了个温馨的家。”茶亭小学5年级的张雪梅同学在给致公党绵阳总支的感谢信中写道:“当我用上新课桌椅时,我就觉得我们茶亭的小学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学生。”受助学校的校长也纷纷对这些义举表示由衷的感谢。两年中,田荣华带领致公党绵阳总支党员实施灾后重建项目20多个,总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致力为公 呕心沥血
然而,有谁知道,从大地震发生的第一刻到现在已两年多,田荣华走过了灾区的山山水水,为农房重建,走村串乡,从分管社保,物价到分管文化、教育,他顾得了别人家的灾难,却忘掉了自己的家忧。他带领大家为灾后的孩子们建起了一所所学校,而他自己的房屋却处于危房,大地震余震中,他只得投奔妹妹家中居住,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妻子和5岁的孩子。他为灾后重建八方奔走呼吁,多少次又放弃了停下来休整一下的时机,一度重病缠身,卧床不起。
田荣华用自身行动,教育和鼓舞了总支其他党员,稳定了受灾群众的心。他以身示范,事必躬亲的带头行为,也极大地鼓舞了绵阳市总支的其他致公党员。在抢救北川、平武、安县的受伤灾民中,不少党员整整一个星期坚守在救灾第一线,每天就靠一瓶水,一包方便面,每天至多能睡1、2个小时,仍冒着余震,连续抢救伤员。党员李健波坚持在六楼手术室抢救了50多例伤病员,党员刘战坚守医护岗位,一天工作时间长达20个小时……不少党员的家在这次大地震中也被震坏了,震垮了,亲人失散了,仍坚守岗位,坚持轻伤不下火线。
致公党员田荣华,面对大灾,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不计得失,在这场大地震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为广大致公党员做出了表率。他公而忘私,顾全大局,注意工作方法,善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合力的品格,影响了绵阳市的每一位致公党员,赢得了交口称赞。至今他还常说:“多想怎样做好本职工作,少想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才是致公党员的本色。”而这样一位正在努力践行着“致力为公”精神,在大灾面前表现了致公党员应有的政治觉悟和优秀品质,发挥了优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民主党派人士,正健步走向绵阳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