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过去半年了,但在致公党襄阳市委会委员、襄阳市侨联副主席、襄阳爱乐乐团团长李玲女士的脑海里,让她心情澎湃、难以忘怀的仍然是那个日子、那个地点——2013年3月2日,台湾新竹县。
从傍晚5时开始,一场由襄阳爱乐乐团和新竹县立交响管乐团、新竹县立青少年交响管弦乐团倾情奉献的“竹襄乐声”音乐会在“2013台湾灯会”主会场响起,同时面向全球直播。
130多人的壮观演出阵容,海峡两岸音乐人天衣无缝的配合,意大利指挥家法兰柯的精心指挥,让台下8万观众尽情地享受着高雅音乐的盛宴……
“我们是襄阳第一例”
谈起此次赴台演出,李玲女士自豪地说:“我们是襄阳市第一例赴台进行文化交流的民间团体!”因为是第一例,他们曾经历的波澜曲折,至今想起来,李玲还拍着胸脯连连说“太险了!差点被媒体通报缺席。”
原来,元月底接到台湾新竹县县长邱镜纯先生和台湾新竹县交响管乐团方面的邀请函时,屈指一算,离“2013台湾灯会”只有短短一个月,而这一文化交流项目正常程序审批下来至少需要40天,报批时间太仓促,偏偏又适逢从2月9日开始的春节长假,赴台眼看就要成为泡影,李玲当机立断,一咬牙把项目报批文件以加急的形式上报给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范锐平非常重视两岸文化交流,第一时间作为特件签批有关部门加紧协办。
由于这种赴台文化交流项目在襄阳没有先例,而且审批权限在省里,李玲便赶赴武汉。
为了拿到赴台交流的批文,李玲在武汉住了四天五夜,辗转奔波于省文化厅、省台办、省公安厅之间。“那些天,我们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祈祷,希望项目能尽快批下来。”期间曾有人劝李玲:不要傻等,还是回去吧。但李玲还是怀着希望苦苦等待。
2月26日晚,离赴台时间只有一天了,仍无消息,老天好像也帮着泼冷水,哗哗啦啦的雨水往她们的身上、心上倾倒。绝望之下李玲和乐团队员余丹准备打道回府,就在赶赴火车站的路上,接到负责向文化部报批的省文化厅对外联络处朱科长转发的一个短信:“同意特例处理,但下不为例。”看着闪亮的手机屏,两个平日端庄稳重的女子在雨中流下热泪、又跳又叫,全不顾及路人惊奇的目光。
2月27日中午,在得到省台办通知后,为了争取时间,市台办中午加班加点给乐团老师就有关赴台事项进行了行前指导。下午3时许,在襄阳市公安局的全力配合协调下,李玲终于如愿在省公安厅拿到乐团一行15人的赴台证件。
来不及回襄阳,来不及换衣服,李玲就直奔天河机场。此时离飞机起飞仅一个多小时,当全团人员赶到机场时,看到的是她疲惫地站在1号候机厅的门前向大家高举着还有点发热的台湾通行证……
此次由市政协组织的文化交流出访,创造了襄阳的几个一:第一例赴台进行文化交流的民间团体,第一例在极短时间特事特办成功赴台的项目,第一例襄阳受到中央文化部和国台办高度重视的交流活动,第一例在“2013台湾灯会”这个国际平台上展示襄阳独特魅力的本土管弦乐团。
“我们是这次台湾灯会参加主会场演出的唯一大陆音乐团体。”
“我们是这次台湾灯会参加主会场演出的唯一大陆音乐团体。从站到舞台上那一刻起,我就觉得我们不仅是代表襄阳,代表湖北,我们更是代表大陆的音乐人,所以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李玲再次自豪地说。
为了准备好这场演出,一到台湾,襄阳爱乐乐团的队员们顾不得旅途疲惫便紧张投入到排练中,“生怕丢了人,每个音符一项一项地抠”。尽管与意大利指挥家法兰柯的语言不通,但依靠着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襄阳爱乐乐团的队员们很快便与台湾的两家乐团配合默契起来。
谁知3月2日晚台湾天气突变,一下从白天的25度骤降至7、8度,白天还穿着衬衣排练,晚上就要穿羽绒服来保暖。怎么办?为了奉献给台湾同胞最好的演出效果,队员们决定全部穿着单薄的演出服演出,李玲女士更是穿着短袖裙装表演了二胡独奏《良宵》。看到大陆乐队的队员们如此敬业,指挥家也深受感动,毅然脱掉了身上的羽绒服,穿着单薄的燕尾服投入地指挥起来。
这是一个处在同一时空但季节特征相反的两个画面:在风雨中,台下的观众都穿起了羽绒服、棉衣,台上的襄阳爱乐乐团和两家台湾新竹本地的乐团成员都身着单薄演出服,但是无论是演奏者还是观者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在当晚的两场演出中,襄阳爱乐乐团的演出曲目既有《春之声》《歌剧魅影》等世界名曲,也有《茉莉花》、《乔家大院》这样的中国传统曲目,全体演奏员聚精会神地随着指挥非常认真地演绎着每个音符。特别是襄阳爱乐乐团首席孙明喜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化蝶》,表现得如泣如诉、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彻底征服了现场观众。台下8万多名观众,静静地享受着海峡两岸音乐人联袂带来的美妙乐声。
这场面向全球直播的“襄竹乐声”音乐会,在大风夹着小雨的台湾灯会主会场,精彩亮相。
“台湾人对高雅音乐的尊重,对大陆朋友的热情让人很感动!”李玲说,台湾灯会有一个主会场8个分会场,事先我们想最多有两三万人会来欣赏音乐会,没想到正式开始后竟然一下聚集过来七八万人,而且观众秩序非常好,演出过程中,虽然风中偶尔夹着小雨,台下的观众都在静静地欣赏,没有任何嘈杂。演出结束,掌声雷动,叫好不断。
这场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襄阳爱乐乐团的15名队员都经受住了恶劣天气、语言交流等考验,但演出结束后,大部分成员因为长时间遭受风寒侵袭病了,不少人回到襄阳感冒还没好。
“让我们借助音乐的翅膀架起襄阳、台湾两地交流合作的桥梁”
这次文化交流也让李玲真切地感受到台湾普通民众对大陆如亲人般的热情,感受到两岸民众血浓于水的亲情。“这也将激励着大家在高雅音乐的路上更加自信地往前走,希望借助音乐的翅膀更广泛地架起襄阳、台湾两地交流合作的桥梁。” 李玲满怀深情地说。
一年一度的台湾灯会是全球华人文化交流的盛会,堪称中华民族花灯的文化盛宴,目前台湾灯会成功举办了24届,以传统民族文化为脉,以现代科技为纲,市场运作化程度高、民众参与性强,已成为国际上较有影响的旅游节庆活动。
这次灯会展示了世界各地华人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元宵节花灯,同时举办了各类庆典活动,在《竹襄乐声》交响音乐会上,为了延续襄阳与新竹两地文化的交流,襄阳爱乐乐团专门为台湾歌唱家付建勤准备了一首歌曲,他们共同合作了《乔家大院》主题曲,反响良好。
此次赴台参加文化交流,不仅圆满完成演出任务、扩大了襄阳知名度,代表团团长襄阳市政协副主席张克启还对台湾的农副产品、书画艺术、动漫产业、旅游产业等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张克启特别介绍了襄阳的汉家刘氏茶及老河口的稻米油等农副产品,同时还向音乐、书画、动漫等文化产业代表人士发出来访邀请。
当代表团成员向新竹县县长邱镜淳介绍襄阳有2800多年的历史文化、襄阳丰富的三国历史渊源、米芾文化等等都引起了对方的极大兴趣。邱镜淳还积极发出邀请,希望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年年都要举办”。
海峡两岸的同胞借助音乐的桥梁,表达美好的愿望。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2013年7月27日,应襄阳市政协常委、襄阳爱乐乐团团长李玲的邀请,台湾新竹县议员、书画协会名誉理事长林思铭先生,著名书画家、台湾书画院名誉院长赖焕琳先生等一行,首次来到襄阳,进行文化交流及参观访问活动,市政协主席万桃元、副主席张克启、秘书长陈礼龙、爱乐乐团团长李玲陪同。
此次新竹县客人来襄参观考察和交流也是两岸交流的一个互动和延伸。是2013•台湾灯会“竹襄乐声”音乐会,又一次和台湾艺术家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来访,达成了海峡两岸音乐、书画、动漫、旅游及文化科技项目合作交流意向。
作为上次参加访台演出活动的襄阳爱乐乐团团长,也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组织和参与者李玲女士说:“上次去台湾,带去的是音乐,这次要把音乐和书法融合在一起,延伸两岸的文化交流。下一步还要在文化科技、动漫等高新技术上加强与新竹县的合作。”
“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姐妹喜团圆!”曾经跨越海峡两岸的“音乐桥”将会越走越宽阔、越走情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