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公风采
做履职的“内行”人——记致公党九龙坡区委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委员蒋万跃

  在谈起如何履行好委员职责时,作为连任三届市政协委员的蒋万跃一点也不“外行”,这都源于他对政协工作的关注和律师履行职责的思考。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作为律师的蒋万跃找准切入点,将履职的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问题上。

  关注十年 建言社区矫正

  2004年,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市正式启动。这个被称为我国刑法制度一次重大尝试的新的行刑方式引起了蒋万跃的持续关注。

  “近年来,重庆在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蒋万跃表示,通过走访,了解到作为全市首批三个社区矫正试点区县之一,渝北区首先在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正式引入GPS定位系统,对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动态监管,用信息化手段代替了监狱的铁窗冷墙。他认为,该系统的启动一方面能缓解监管人员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对矫正对象的管理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平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社区服刑人员的脱管失控,值得在全市推广。

  从现实的案例中,蒋万跃也发现当前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秀山县一名社区矫正人员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经查属实,按照相关规定,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并提请减刑,由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审核区县司法局相关材料后,提交中级人民法院。但司法局现有的社区矫正处仅为该局内设机构,并不具备与中级人民法院的衔接职能。由此,减刑建议无法推进。鉴于此,蒋万跃呼吁,市司法局组建“重庆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区县司法局组建“区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以此来解决当前存在的级别不对等,沟通协调难的问题。

  在视察强制隔离戒毒所和街道开展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时,蒋万跃发现,随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断减少,戒毒警察警力已呈饱和之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司法局从事对大量社区矫正人员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等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面对这一局面,蒋万跃认为,应组建专门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将原劳教系统富余警力划转一部分到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以充实其工作力量。

  暗查走访 发现监管漏洞

  蒋万跃还充分利用律师广泛接触社会各个阶层的特点,将履职融入平时的工作当中。

  最近,他发现,我市在体育电子竞技俱乐部管理上存在漏洞。他介绍,电子竞技俱乐部是由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注册审批的非营利性单位,主要负责组织电子竞技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但目前电子竞技俱乐部以营利为目的接纳公众上网,特别是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突出,运行极不规范。

  在对南岸区一家正在运营的体育电子竞技俱乐部进行暗访后,蒋万跃发现,俱乐部的具体操作运营上,都与网吧没有本质区别,但其设立却相对简单,只需要经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审批即可运营,规避了网吧设立审批环节的监督,基本属于脱管状态,处在管理的真空地带。

  基于电子竞技俱乐部的现状,蒋万跃表示,下一步还将联系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深入调研,推动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出台管理规范以前,他建议暂时停止批准体育电子竞技俱乐部的设立。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