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公风采
北京市致公党党员、著名画家姚少华及其作品连续三年登上纽约时代广场LED大屏幕

  2014年3月3日,纽约时代广场LED超大屏幕登载了北京市致公党党员、著名画家姚少华的画作和题为“精神的呼唤——人类共同之梦”的文章。这是姚少华应国际传媒邀请连续第三年推出关于“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专题报道的新篇章,数百家国际知名媒体纷纷转载。此前,纽约时代广场LED超大屏幕还登载过他的写意画虎报道及作品。 

  姚少华,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致公书画院副理事长、副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院士。当代画虎名家,师承胡爽庵、何海霞等大师,他为这一艺术注入浓郁的民族特色、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内涵,使得这一传统技法得以突破而发扬光大。中国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和韩国青瓦台总统府等许多殿堂都收藏有姚少华力作,其作还作为国礼赠予美国、韩国、朝鲜、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元首及贵宾。他曾先后于1990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慈善之星”、“慈善艺术家”荣誉称号,1999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世界和平教育者奖”,2004年荣获“世界名人大奖”。

  姚少华及其作品

  新闻链接——

  精神的呼唤——人类共同之梦

  中国画是一门独特的意象艺术,是中国天人合一,形而上的哲学精神产物。“画者,文之报也”,它的高度不单是艺术方面,更是文化修养的高度,人格境界的高度,民族精神的高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情趣。

  以写意精神为主导的中国画主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精神内涵,应超越客观物象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彻底解放。这种超越物质规范,甚至超越时空、政治、宗教、语言的精神追求,关键是精神人格的建立,人性品格决定了中国画的价值,把精神境界的提升,精神品格的追求放在生命价值第一位。因此它可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从而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情趣的人生。

  今天继承中国哲学的这个理论,对当今社会物质的功利的过度追求,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淡化、被抛弃,人就有可能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能性的动物,因此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一定要从以物质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转化为以精神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这才是人类的希望和人类的前途,是人类共同之梦。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痛感于人类的物欲横流与精神的堕落,惟寄望复兴东方精神,以拯救人类精神文明的缺失。他曾预测“中国文化将在未来世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世界文化的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当代的艺术应该回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心灵世界,关注精神世界的问题。

  姚少华的写意画虎,正是注重中国画的“神”,更注重“意”。可谓神韵独具意蕴深邃。他搜取天地之精神,凝聚万物之神气,熔铸民族魂魄,打造国家精神形象。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纵横逸气,放笔讴歌时代的大气、豪气、壮气,天地浩然之气、正大光明之气,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是心声的雄啸,精神的呼唤,时代的强音。为实现中国梦,人类共同之梦,建造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而昂扬奋进,开拓向前。(文章转载自《参考消息》2014年3月13日第8-9版)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