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进悉心为患者诊治)
姚进,男,51岁,汉族,2001年8月加入中国致公党,现任天津市河西区政协特邀委员,致公党河西区委会委员、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198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南开医院副主任医师。1987年至2003年在天津市河西骨科医院骨科担任科室主任,2003年至2010年于天津河西医院骨科担任科室主任,2010年至2013年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科担任代组组长,2013年至今任天津市南开医院骨科代组组长,工作擅长创伤骨科(四肢及关节)骨折及内固定手术操作;髋、膝关节置换术;脊柱内固定术。
自加入致公党后,他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为蓟县清池小学支教、为灾区捐款,参加区委会“同心”社会服务基地的活动,为社区居民进行问诊咨询,在年底慰问和每次开会休息时,他也会为党员们进行义诊,党员们也经常到他工作单位或利用电话向他咨询一些与骨科相关的医疗知识,他总是耐心地解答,也多次为党员及其家属一丝不苟地做骨科手术,精湛的医术与严谨的态度总是顺利完成手术,受到党员们的一致好评和市委会、区委统战部的高度赞扬。此外,在工作之余多次参加了大众车友会为武请区大羊坊村经济扶贫和义诊活动。
作为区委委员,他经常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党员们服务。2014年6月份,区委委员陆征丽介绍了一名中医药大学国际班的台湾籍患病的学生到南开医院就诊,经姚进诊断,这名学生患的是肩锁关节脱位,不能正常运动,影响日常生活,他当场为这名学生办理住院手续,之后进行复位固定治疗手术,使这名台湾学生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老党员钟彩玲肱骨骨折,急需手术治疗,姚进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安排手术,进行内固定治疗,得到了圆满的救治,目前,钟彩玲还在南开医院做康复治疗。
作为区委会分管组织发展工作的委员,他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一丝不苟,在安排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对每一个申请人的外调工作,了解申请人的自身情况和在单位的表现情况,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使他们了解致公党历史以及党派重点工作,在他的努力下,致公党天津市河西区委会的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结构和素质不断提高,截止到目前为止,已参与完成了104名申请人的外调手续。他不仅在党派工作中表现突出,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更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他潜心钻研技术,跟踪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主持专业讲座,几年来,撰写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3篇,专业期刊发表3篇,学术会议交流2篇。2005年研制发明“接骨舒筋膏”,申报后经市药品审评中心、市药品检验所、市食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合格,批准临床试用。他的专业临床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完成大、中、小型各类骨科手术1200余例,其中独立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240余例,膝关节置换手术60余例,完成颈椎手术12例,胸椎4例,腰椎30余例,疑难手术3例,创新手术10例,拇外翻矫形术200余例,膝关节清理术(包括关节镜下手术)250余例,及各类创伤手术400余例。开展的小针刀微创治疗,疗效评估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圆满完成百名医师下社区的任务,获得好评。
2013年10月,有一位中年患者不慎摔伤,左下肢着地后出现左髋部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日,初步诊断为左侧转子间骨折,该患者高血压病史3年,脑出血病史,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入院前半月因脑梗塞住院治疗,属于极高危人群,同时患者因长期看病,家中经济条件困难,家属心里非常抵触就医,家属抱着一线希望,带着凑到的3000元来到南开医院。经检查患者骨折了,需要做手术。得到这个消息,一家人有如晴天霹雳,因没有足够的钱为患者手术,其爱人及家属嚎啕痛哭,治病救人,生命至上,姚进立即为患者垫付了手术所需的费用,并免除大量手续,亲自为患者联系到了所需的外固定装置,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术成功地为患者解除了痛苦。患者出院后因家中无人照看,于老年疗养院生活,姚进知道情况后,说道:“手术后护理如果跟不上,患者手术就白做了”。坚持每天早起,下班后都去疗养院看望该患者,并给予康复功能锻炼。如今患者恢复非常好,不仅骨折恢复,而且脑出血后遗症也逐渐好转。家属非常感谢地说道:“在天津市南开医院骨科病房里遇到您是我们全家的福音,您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简直是妙手回春,华佗再世,您是我一生中难忘的好人啊。”
2013年11月,一位脑瘫病史29年的年轻患者,不慎摔伤,左髋部着地,出现左髋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外旋外展畸形,初步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均因脑瘫患者无法配合手术及术后康复不能顺利进行而拒之门外,当患者找到姚进时,姚进组织全科医生讨论研究病情,积极完善各项检查,精心术前准备,详细分析病情,并多次与家属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多名医生劝告:“这种病人做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而且术后并发症非常高,做不好将会严重损害个人名声”,姚进坚定的说:“如果我们都不治,这么年轻的病人就没得治了,就得在床上躺一辈子,将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姚进继续坚持自己的理念,最后顺利完成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给予细心的指导术后康复,患者最终得以下地行走。患者得以康复,家属的千恩万谢被他婉拒,但听到家属的肺腑之言:“您为我们保住了孩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发自肺腑的感谢您,您是我一生中难忘的好人啊”,他感到由衷欣慰和自豪,对他而言,没有什么赞美比患者的快速康复更让他感到荣耀。
2014年 4月20日上午,一名88岁高龄的老人因为股骨头二次骨折来到天津市南开医院进行治疗。当时接诊的骨科副主任姚进看到老人的情况,第一时间为老人安排了病房,并及时与骨科主任等专家进行会诊。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加之长年伴有骨质疏松,修复手术复杂、创面大、风险性高,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经过医生们多次研究会诊,制定了多套手术方案,手术圆满完成。可是,老人在术后五天一直没有排便,浑身大汗淋漓,脸憋得通红,痛苦的呻吟,护工束手无策。姚进知道后二话没说来到病房,带上胶皮手套、涂上凡士林,亲自为患者抠便。他一边用手抠,一边指导老人如何用劲,并叮嘱老人不要用力过大造成心脑血管损伤。在姚进耐心细致的帮助下,患者很快排出了积攒了五天的大便,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这一幕幕情景,家属看在眼中,感动在心中,患者家属感动之余写信表扬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信中写道:“看着姚大夫不嫌脏,不怕臭,视病人为亲人,这感人至深的情景,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对白衣天使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们经常看到过医院救死扶伤,还真没看到过医生亲自给患者抠大便的。像姚进这么好的大夫,不但医术高超,医德更为高尚!”5月16日,《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健康报》、《交通广播》等多家媒体对南开医院骨科主任和姚进临危受命,为高龄患者手术进行手术的动人事迹进行了报道。
他的患者大多是普通老百姓,看着他们被疾病折磨的面孔,听着他们因病痛而焦急的诉说,望着他们期待救治和渴望生存的目光,时时感觉到的是心灵的震荡和强大的鞭策,更加增添了他拼搏工作的动力。每天早晨5点钟到医院,准备手术方案、和病人谈话、备课、查房。每周坚持给医生和护士们讲2-3次课,传授最实用和最先进的医学知识。手术结束后,亲自给病人换药,功能锻炼。每天回家时,已经晚上7-8点钟了。
每次查房时,姚进都视患者为亲人,蹲下身来,与患者面对面,握着患者的手,使患者感到安全和温暖。“握着患者的手沟通的治疗法”,目前已经在全科得到普及,他说,在医院不仅治疗患者的疾病,而且还能够给病人以人文关怀,抚慰患者在遭受疾病打击后“受伤”的心灵。
姚进长期以来一直在活跃在平凡的医生岗位上,救治患者不计其数。他甘于奉献,真心付出,把患者当成亲人,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千方百计为患者解决病痛,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传递着一份感人的正能量。常言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姚进带领团队追求:用热情投入工作,用技术解除病痛,用真情服务患者,用亲情面对同事。倡导:厚德仁心;敬业创新。做到:崇尚中国的传统美德,拥有现代文明的仁爱之心,具备事业的敬业精神,追求在实践中的创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