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怀
转眼间,李宝玉加入致公党已有十年了。十年间,党组织的浸润使他更加成熟。参政党“有为有位”的思维时刻提醒着他,促使他以炽热的情怀去履行一个参政党党员的责任。
李宝玉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由于学科的特点,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新中国政治建设比较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中有致公党的华彩。在没有加入致公党之前,他在教学中不是很在意致公党的历史。从加入致公党的那一刻起,每当教授这一段史实,他总是不自觉地扩展,向学生讲述什么是致公党,讲解党的历史及多党合作的传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政协制度以及如何参政议政。下课之余,他还会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社情民意,许多的提案线索也来自学生的提示和诉求。在教学工作中,他会更加注重学校的发展,关心学生的成长。2006年,了解到个别学生的家庭状况,即刻撰写了关注留守儿童的提案。2007年,获悉本校一名学生被“土炮车”碾压致死,便撰写了关于重拳整治违规车辆上路行驶的提案。2008年,目睹农业集体化时期的大量水利设施遭到破坏,随即呼吁农村水利整修。2011年,结合工作体验,他提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建议。他的社情民意信息还关注农村生态建设、农村养老问题等。
加入致公党,他从未有功利性的动机,唯有单纯的政党意识和参政热情,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组织赋予他更为浓烈的情怀。他表示身在农村,就应该为农村代言,借助参政议政平台,为老百姓作力所能及的呼吁,这样自己也会感觉更充实。他希望用自己的坚持,为扩大致公党的社会影响尽自己绵薄之力。
李宝玉,致公党泉州市泉港总支第三支部党员,荣获致公党福建省委2015年“创建先进基层组织,争当优秀致公党员”活动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