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公风采
亮语 声音流过岁月的河
  

  ——访致公党河南省直经联支部副主委、河南教育广播电台副总监  黄千

    

 

        她是诗人,她的诗灵动而深邃;

      她是专栏作家,她的文字如康桥下水波里的绿藻,柔软而舒服;

      她是电台主持人,她的声音让人迷恋,她是千万听众的知心大姐;

  她做过企业副总裁、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汽车912总监、郑州经济广播总监、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奥运火炬手;

  现在,她是致公党河南经联支部副主委,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教育广播副总监,外强中干,秀外慧中。她叫黄千,更多时候,大家都喜欢叫她——亮语。

  志愿  征途

  亮语,是小时候自己给自己起的笔名,注定这辈子与广播结缘。

  小时候她随父亲下乡在农村,住在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母亲去种田,陪伴她的只有一台小收音机。关于童年的记忆,更多的只是那破旧收音机里发出的“滋啦”声。

  我要当广播里的广播员。亮语少年立志。她天生不是一副好嗓子。那个年代,广播里传出的是清一色高亢嘹亮的女高音这才是播音员的标准当播音员的表哥告诉她,老妹儿,这辈子你是吃不了广播这碗饭了。可她不信这个邪,执拗的给自己起了“亮语”这个笔名,就是想让自己的声音响亮。

      可就是她那略带沙哑的嗓音,在二十多年后迷倒了万千听众。亮语姐姐,没想到世界上还有你这么好听的声音。

  亮语,你的声音若是在午夜播出,是会‘杀人’的。

  亮语的声音的确可以“杀人”。那个有暖阳的冬日上午,她的办公室里,她为我朗读散文集《杂字》里的篇章,伴着小提琴舒缓的声音,亮语轻启口唇,如诗的声音从她口腔涌出,刹那间,繁华皆忘,随着她的声音你就想去旅行,透着她的声音你就能看到万千世界。

  原来,声音也可以如此迷人。

  有很长一段时间,亮语游离在广播之外。她喜欢文字,喜欢读书。如果从生命中挑选两个关键词,她会选择播音与文字。12岁那年,给杂志投稿,得过三块五毛钱稿费,这是亮语到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甜的往事。

  她的大学在郑州大学新闻系度过,毕业那年,出版诗集《二十三岁的拐杖》。带着自己的第一本书,亮语做了电视台记者,后来在报社,再后来去北京,在某个大型企业做了副总裁,90年代已经月薪数万,有专车、私人秘书、单位福利分房。

  若你有这样的生活,你会怎么选?会选择离开吗?但是,亮语选择了离开,毅然而决绝,只因有一个进入广播事业的机会,只因对广播的热爱。在社会上打拼近十年,一路征途走来,当年小山村里的那个丫头依然舍不得梦想,忘不掉那曾经刻在脑子里的“滋啦”声。

  1997年,亮语从北京辞职回到郑州,在电台做了一名普通的主持人。要知道,90年代是广播事业的最低潮,收音机已经快被时代淘汰了。很多人因此离开了广播,而亮语却在此时捡到了直播室里最瘦的那张椅子,一坐就是14年。很多年后,母亲说,千儿,是我把你“害”了,小时候真不该总让你听收音机,要不然,你现在可能是大老板了。亮语哈哈大笑老妈,你怎么能体会女儿坐在电台直播间里的幸福呢。

  吃苦  成功

  亮语当然记得第一次坐在话筒前的幸福,或者说,那不单是幸福,而是委屈、忐忑、满足,还有兴奋的情绪综合梦想千转百回实现了,可梦也醒了,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怎么当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特别是汽车栏目的主持人,要知道那会汽车的普及率多低呀。

  难!要吃苦,要受累,要拼搏。这些苦与累,亮语愿意受,她开始玩命工作了

  不懂汽车,就去请教电台司机班的老师傅;不了解行情,就骑着自行车满郑州逛4S店;音律不准,就对着镜子苦练;跟不上节奏,就没日没夜加班;别人不愿意上的节目自己顶上去……

  1998年,亮语和同事一起创立了“金色方向盘”栏目,13年后,这档节目依然是汽车912的招牌栏目。很多年里,司机师傅最期待的就是打开调频,听到那个音质特殊的声音: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亮语……

  市场大潮风起云涌,广播的春天又悄然而至,广播人又开始忙碌起来。每天夜晚走出直播间,亮语都喜欢在路上散散步,这个有着诗人特质的罗曼蒂克的女人,内心柔软而又刚强,性格的矛盾织杂,让她以更敏锐的目光观察这个世界,品味自己的人生。她发现,自己更热爱这个城市,热爱生活,热爱广播了。甚至自己已经离不开广播,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

  2012年她还光荣的加入中国致公党,在这里她结识了很多海归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她还利用自己的好声音为致公党省委录宣传片花、宣读大会章程、办板报宣传致公党的优秀党员。

  她选了一条自己爱的路,她是开心的,她在逐渐成功。

      从业17年后,2015年,亮语通过竞聘成为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教育广播副总监,完成了从郑州台到省台的飞跃

  现在,她和她的团队经营的河南教育广播,从接手时的收听率倒数第一到现在的名列前茅,是河南第一个发起“河南公益大会”的媒体。 是房产、汽车、美食类广告首选广播媒体之一……

  太多的荣誉,让亮语感恩,她感谢那些忙碌辛苦,像蚂蚁一样劳作不息的“孩子们”。亮语称呼自己频道的员工是“孩子”或者“乖”、宝贝,因为,他们年纪轻轻,风华正茂,一如当年的自己。而那些“孩子们”,喜欢叫亮语为“千儿姐”、“千儿妈”、“亮姐”,他们可以很自由的出入亮语的办公室,和亮语开玩笑,谈心事,甚至撒娇。亮语还会帮这些年轻人介绍对象,调解家庭矛盾。她,还有他们,已经把电台当做家。

  干广播苦,干教育广播更苦。她想对那些年轻的孩子们说:感谢有你,一路陪我一起吃苦。直播间不能没人,电台不能冷场,每年频道的年终聚会,人从来没齐过。而亮语在广播的18年,从未歇过周末。

  这么累,值得吗?快乐吗?快乐呀,当然快乐,不快乐怎么能坚持?亮语反问,这世间有轻而易举得不吃苦就得到的快乐吗?

  一个女人若想成功,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她要有家有孩子,还要有事业,缺一就算不得成功的女人。亮语也一样,她有自己深爱的孩子,还有温暖的家。

    生活  人生

  亮语的孩子已经20岁了,那个大男孩,有着和母亲一样沙沙的迷人的嗓音,英语很好,他对妈妈说,我长大要做英语主播。可小时候,他曾经恨透了广播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在加班,爸爸说,儿子,你妈妈在广播里呢。打开收音机,妈妈的声音传来,他哭喊着叫妈妈,可妈妈总不回答。他憎恨广播带走了妈妈。长大了,他理解了妈妈,也爱上了妈妈的事业。

  说起孩子,亮语总带着自豪。孩子喜欢漫画,喜欢唱歌,有很棒的男中音嗓子,喜欢写小说,现在正写的一个长篇已经有十几万字了亮语支持孩子的所有梦想,因为她自己就是靠梦想一路走来的。

  她最喜欢和孩子聊天、散步,这个习惯坚持了很多年。每晚,孩子躺在床上,她伏在床头,母子俩谈心;或者,儿子挽着妈妈的胳膊,走在月朗星稀的夜色中,聊人生、朋友、学校、学习,天南地北的事儿。

  孩子15岁生日那天,他捧着蜡烛对妈妈说:感谢妈妈给了我生命,让我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结交了这么多的好朋友,用我的眼睛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是妈妈让我感觉到了什么是幸福,谢谢妈妈那么辛苦的把我带大,我会努力做到最好,让妈妈放心……

  那一刻,亮语潸然泪下。

  在家里,亮语还是很优秀的厨师,做得一手好菜,最开心的事儿是自己做的饭菜被家人一扫光。她形容家的味道就是:酸辣白菜、青椒干豆腐、麻辣虾、江南酸豆角,还有一壶清香的铁观音茶……

  亮语的生活如此简单,而这 ,正是她想要的生活。

      Aren't I going to be me?Stupid is as stupid does亮语非常喜欢《阿甘正传》里的这句台词,意思是:难道我不能做我自己吗?傻人会有傻福。

  保持一颗爱心,内心干净地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亮语的QQ签名、博客签名、微博签名、座右铭。她追求的,正是这种面对内心的生活,做真的自己。

  她酷爱读书,家里凡是手能够得着的地方都塞满了书,她欣赏的作家是米兰昆德拉和金斯伯格,那两个作家,写的文章好美。

  她到处种花,家里、办公室里,满眼是绿色,那盆垂下万条绿丝绦的绿萝,她养了4年。

  还有金鱼,也是她得爱物,因为给鱼换水弄破了鱼缸,她手上缝了6针的伤疤依然明显,可她还是离不开鱼,鱼死了,她都会很伤心。

  最近,她又迷上了书法,办公室里一张毛笔字贴,几乎翻烂,她写毛笔字,只为“练心”,急躁的时候,书法可以让心静下来。

  旅行,是她的最爱,她已经记不得去过多少国家多少地方。她向往的旅行,是一个人的精彩,就一个人,背着行囊,漫游在陌生的地方,这样,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这就是亮语生活的一部分,普通,琐碎,平实。

  更多时候,忙碌之后,她会选择躺在家里的沙发上,沏一壶茶,慢慢品茶品书。身为女人,她觉得自己已经活出了精彩

  亮语已经想不起上次逛街是什么时候了,记不得上次买了什么衣服。她买衣服,总是一次买够一季穿的,因为忙,哪有时间逛街。

  但她还是一个爱美的女子,为了减肥,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像孩子一样喜欢新衣服;像小姑娘一样喜欢照镜子

  她的衣服,大多都是休闲装,那种舒适、轻松、哈韩的风格是她的追求。她愿意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干练又让人看起来觉得舒服的女人形象。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老了,亮语在博客里写道特想念小时候,穿着蓝色的卡其布裤子,白色的上衣用小皮带扎在裤子里,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脚上一双雪白的网球鞋,别提有多神气。她总觉得那景象好像就在昨天,可一眨眼,沧海桑田,人生已过万重山。

  但是,这么多年,亮语用声音构筑了自己的人生,塑造了自己的生活。一直以来,她在声音的河中穿行和游走,一点点在声音中成长,让声音在岁月的河里悄然流过,在生活的平实和安宁里,让一丝丝的爱和感激慢慢绽放着有声的力量,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命的声音。

  亮语的声音之所以美妙,就是因为她的声音里揉进了她对生活,对生命,对岁月的无限思量。声音,就是亮语的人生。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