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致公党员、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裴航博士
他,一个外表非常安静的人,但他的内心永远澎湃着激情的旋律。他叫裴航,出生于1976年的最后一天,作为豫西地区唯一的一位钢琴博士,最初学琴却并不是因为对这个大块头的乐器充满兴趣,从相识到相知,从枯燥到眷恋,钢琴于他,如妻、如子、如友,这个被称之为“乐器之王”的神奇箱子已陪他走过了31个春秋,伴随他开辟出一个绚烂多彩的音乐王国。
十年磨一剑 香自苦寒来
裴航出生于六朝古都开封,在他6岁的那年,热爱音乐的母亲便将他送到河南省著名钢琴教育家,河南大学音乐系丁津教授那里学琴。丁教授很喜欢这个孩子,他不爱说话,但在键盘上流露出的灵性却和普通的琴童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成器!”,丁教授经常在课后偷偷地对裴航的母亲说着这句相同的话,于是,钢琴就成了除父母外,陪伴裴航时间最长的“小伙伴”。像任何一对儿时伙伴一样,裴航对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不见就想,见了就烦。在枯燥的练习过程中,父母严格的要求和各种音乐比赛获奖时的欣喜伴着他一起长大,就是在这样的苛责和鼓励中,裴航与钢琴的感情日益深厚,直到199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河南大学音乐表演系钢琴演奏专业。收到通知书的那天,他知道,他这一辈子就注定和“它”永不分离了。
由于出色的高考成绩,大学期间,裴航被河南省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钢琴教育家李长明教授收至麾下。在李教授悉心教导下,他系统地学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艺术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钢琴技艺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校期间,裴航每年都是“三好学生”和奖学金获得者,1999年被评选为“河南大学优秀毕业生”,并有多所大学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前往任教,尤其是正在筹备“升本”的洛阳师范学院。
时任洛阳师范学院音乐系系主任的孙敏教授同是钢琴专业,她在河南大学的毕业汇报音乐会上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叫做裴航的小伙子,为了能让他来自己的学校教学,孙主任发动了强大的攻势,三番五次地给他打电话、做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裴航已与其他学校签订就业合同的情况下,由洛阳师范学院承担违约金,最终获得了裴航的加盟。
在洛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担任专职钢琴老师的裴航,没有辜负孙敏主任的一片苦心,任教期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然而裴航深深的知道学无止境,应奋进不息,他没有满足于暂时的成绩,而是怀揣对钢琴艺术无尽的渴求,于2002年远赴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继续求学。东欧,寒冷异常,但却是能令全世界侧目的艺术热土,在这个曾涌现出多如繁星的艺术家的摇篮里,裴航如饥似渴、潜心求学,白俄罗斯国家大剧院、歌舞剧院、音乐厅、艺术展览馆和国家图书馆……无不留下他的身影。2004年7月裴航顺利取得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同年,在经过“回国还是继续深造”的思想斗争后,裴航毅然决定留在白俄罗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努力向钢琴艺术史论的最高峰发起进攻。当时国内还没有这一专业方向。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2009年9月,裴航获得了白俄罗斯最高学术委员会颁发的哲学博士学位(音乐学钢琴艺术方向)。在新的人生路口,他没有选择留在欧洲,没有选择成为收入丰厚的钢琴演奏家,而是毅然决然踏上了回国的飞机,踏上了他的教育报国之路。他放弃了一些单位的提出的优厚条件,回到了曾培养过他的洛阳师范学院,他决定用他的一生,在这个艺术较为落后的豫西地区中唯一拥有音乐专业的本科院校里,实现专属于他的钢琴中原梦。
最是橙黄橘绿时 喜看稻菽千重浪
回国工作以来,裴航主要从事《钢琴技巧》、《钢琴基础》、《钢琴教法》、《钢琴艺术史与欣赏》等钢琴专业课程的教学和钢琴艺术理论研究工作,他的专业钢琴学生先后有8人考上国内重点院校本科,4人考上国内研究生。2人次获得省级以上钢琴比赛金奖,1人开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出色的教研能力和敬业奉献的师德使他得到了院系领导和师生们的一致认可,现任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系副主任,钢琴教研室主任,河南省钢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洛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并获得副教授职称和2012—2013年度洛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裴航向中国致公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的考察,2012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致公党。
在系里,他的学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学生们总说:“裴老师上课喜欢拖堂”,这正是他钢琴教学中浑然忘我的一大特点,他还要求有条件的学生把摄像机带进教室,遇到重点、难点,总是亲自示范,让学生下课后可以反复的看、反复的学、反复的练。社会上也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找他学琴,有高考生,也有年龄较小的孩子,每当看到资质过人的琴童,他总是欣喜若狂,恨不能把一身本领倾囊相授。刚回国时,经人介绍,一个家住济源,叫做关书斌的8岁孩子敲开了裴航的家门,在部队工作的父亲向裴航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关书斌聪明、调皮,已学琴一年,原来的钢琴老师建议他能找一位更好的老师,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音乐方面的天赋。在裴老师的钢琴上,关书斌弹奏了一首符合他程度的练习曲,技术并不娴熟,但感情饱满,力度均匀,在这孩子的手指间,裴航认定他是个好苗子,开始了对他的悉心教导。关书斌的课,每周末一次,一遇到孩子寒暑假,裴航每周再给他加一节课,但关书斌的父母在部队比较繁忙,经常无法送孩子来洛阳上课,裴航就自己驱车到济源,在关书斌的家中为他上课。经过3年的学习,2012年8月,关书斌在“第六届辉煌中国全国艺术精英电视盛典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钢琴少年组金奖,裴航也因此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在裴航辅导的高考学生中, 2人考入武汉音乐学院、1人考入西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1人考入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人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等,每每想起这些孩子们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佳绩,都令他倍感欣慰。
高校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在于教学,博士阶段的学习也使得裴航的科研能力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2009至今短短的4年中,共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CSSCI收录2篇,论文《欧洲音乐文化中钢琴组曲题材的发展之路》发表于国家一类核心《音乐研究》;主持完成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加快发展我省社区音乐教育的对策研究》和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史研究》等两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参与完成多项地厅级课题。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裴航的志向绝不仅仅是学校的这一片绿荫,他要为豫西地区钢琴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近年来,他牵头组织承办了香港第四届国际钢琴比赛洛阳赛区的比赛,组织承办了武汉音乐学院社会音乐考级洛阳考点的艺术考级工作,为更多学琴的孩子们提供了锻炼与展示的平台,带领他们探索更为深奥、绚烂的钢琴艺术殿堂。
由于裴航一直在做社区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需要经常深入社区,了解社会艺术教育的现状,在调研过程中,他与很多社会力量办学的经营者成为了朋友,并在多家艺术培训机构担任专家和顾问,积极为社区艺术教育出谋划策。裴航发现,仅仅将艺术关在教室内是远远不够的,推动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力量过于单薄,于是,他将培训机构的经营者召集起来,共同策划方案,让高雅的钢琴艺术融于百姓、融于生活,成为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戏曲歌舞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境。2011年以来,裴航多次指导社会培训机构师生组织文艺节目,送文化进社区、进广场。2011年9月25日,洛阳电视台对八角楼金街、新都汇、万达广场和上海市场步行街的广场文化演出进行了跟踪报道。2012年在洛阳宝龙城市广场、开元音乐喷泉广场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组织文艺演出9场次,其中2012年7月11日,参与洛龙区“世界人口日”大型文艺宣传活动,效果良好、反映强烈。
海外多知己 侨海报国梦
音乐没有国界,是最轻松也是最为人喜闻乐见的交流形式之一,一首不同风格演绎的乐曲、一场东西元素“混搭” 的演出也许会让原本存在隔阂的彼此在欢声笑语中更增添一份理解。文化的冲突有时就是在创意地表达中彼此沟通、融合,进而走向理解与信任。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留学生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广宣传中国文化,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们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努力与行动。
在白俄罗斯求学的日子里,裴航致力于成为文化交流的“民间大使”,读博期间多次参加中国文化部和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主办的推介中国文化的交流及演出活动,如中国丝绸展开幕式、中国乐器展开幕式、中国摄影展开幕式、国庆晚会等,获得了使馆颁发的荣誉证书;多次组织中国留学生参加白俄罗斯国际大学生艺术节,并获得白俄罗斯文化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多次参加由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举办的专业演出,担任钢琴独奏或伴奏,演出照片和视频被永久保留在该大学的校史档案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夕,作为海外的中华儿女,裴航倍感自豪和欢欣鼓舞。那些日子里,走在明斯克积雪的街道上,他丝毫不觉得寒冷,内心怦发出的只有温暖和热情。和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一起,他们走遍明斯克的大街小巷,拍摄制作了一部音乐录影带:《北京欢迎你》,还邀请到该校校长和外办主任共同用中文唱出了中国人民拥抱全世界的态度!这部音乐录影带也被该校存档保存,视频上传至优酷、搜狐视频等网站后也有着很高的点播量。由于在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2009年,裴航受到了白俄罗斯文化部部长鲍里斯·斯韦特洛夫的接见。
在学习的间隙,裴航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让更多的学子寻找到更便捷的留学途径?而不是像自己当初出国时那样,走了很多弯路。终于,他想到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的形式,在国与国、校与校之间架设一条快速通道,让学生们以最简便的方式走出国门,投入西方先进文化艺术的怀抱。为此,他多次回国,找单位领导谈思路、谋办法,这个想法获得了洛阳师范学院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经过一年多的沟通与协商,洛阳师范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于2008年7月正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双方最终确定在以下领域进行合作:1. 交换出版物,2. 共同进行科学研究,3. 交换学生与教师,4. 互派专家授课,5. 交换实习与创作设计等。并就共同培养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进一步的磋商。友好学校关系的确立为豫西地区音乐专业学生赴白俄罗斯攻读硕士学位开辟了新的渠道,标志着洛阳师范学院外事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裴航的积极推动下, 2008年11月3日,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校长鲍里斯先生应邀对洛阳师范学院进行友好访问,并签署了联合培养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合作协议,之后参观了音乐学院并同音乐学院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2009年6月30日,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外事办主任及音乐学院院长等一行三人抵达洛阳,商讨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俄语测试及专业技能测试的具体安排。40位参加该项目的师生经过7个月的俄语集中培训,已做好充分准备,他们顺利的通过这一途径到国外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留学中最难度过的就是语言关,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回国后,裴航一直担任该项目的俄语培训教师,并在几年中,全程陪同这些学生办理护照、签证等出国手续。截至今年,他已送走四批次、200余名留学生。
豫西地区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是裴航一直以来的梦想!作为一名普通的致公党员,裴航以传承“致力为公”,实践“侨海报国”,服务社会发展,促进对外交流合作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执着的追逐着他黑白键上的中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