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慈祥的珍珠

  七月正是南国澳洲的晚冬,离开悉尼越往北飞,便觉得春天近了。到了布里斯班机场,一下飞机便觉得暖洋洋的好怯意。从机场地铁下来到南岸站(South Bank)转车去我的驻地时,我看到站台上的屏幕显示还需等20分钟。一个人坐着正觉得无聊时,一位坐在我旁边的女士很有礼貌地向我打招呼:

  “您好,先生。请问您是来旅游的吗?”

  “您好!我是来开会的。”我微微笑着回答。

  “您是中国人吗?”她微笑地问道,一副慈祥的眼神。

  “是的。我从北京来。”我看了看这位女士,个头不高,大约五十来岁,看上去是个典型的澳大利亚人,但是口音却是我听得非常习惯的北美口音。

  “哦,北京是个大城市啊,”她说。

  “恩,您到过中国吗?”我问道。

  “我去年到过广州,曾经担任李阳疯狂英语的讲师。啊,那是个非常难忘的经历。”

  “真的吗?”我非常惊讶地问。就这样,我们很友好地攀谈起来。我了解到这位女士居然有一个非常中式的名字:珍珠(Pearl)。她原本是加拿大人,现在已经在澳大利亚住了20多年了;她有两个儿子,老大已经结婚了,老二才12岁,目前还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学习小号和打击乐器。当珍珠得知我是大学音乐教师时,话就更多了。我把随身带的陶笛简单地给她展示了一下,并且邀请她到昆士兰音乐学院听我的陶笛讲座,珍珠更是非常兴奋。她说如果时间安排得开,就会带她儿子一起来听我的讲座。我们还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我此行目的是参加在昆士兰音乐学院举办的“国际柯达伊学术研讨会”,我的陶笛讲座被安排在会议的第三天。到会后,由于头两天的日程安排得比较满,我还没顾得上和珍珠联系。没想到当天晚上珍珠就给我发邮件了,她说由于她儿子周三必须去参加学校乐队的排练,所以没有办法来听我的讲座。但是她非常希望我能抽空去她家做客,如果我实在没有时间,她可以带着儿子一起来在我回悉尼时开车送我去飞机场,并且见面认识一下,那会是非常荣幸。

  为了不枉人家的一片诚意,我特意在大会结束的前一天下午会后去拜访珍珠。因为那天下午是国际柯达伊学会的圆桌会议,代表们讨论非常热烈,我也被安排有发言,会议推迟结束了。等我赶到地铁站时已近下午五点钟,天几乎都黑了。珍珠冒着凉瑟瑟的寒风在地铁站等了我近一个小时。偶遇几天后再次见面,我们都非常高兴。珍珠在开车接我回去的路上一边向我介绍她所在的社区,不时咳嗽几声。我觉得她可能是在等我的时候受凉了,心里真觉得过意不去。

  到了珍珠家一看才知道,她们家是个并不富裕的普通家庭。家里不大,一切都比较简陋。她的大儿子和媳妇都住在布里斯班市的另外一边,目前主要是她和二儿子一起过。珍珠的小儿子叫约瑟夫(Joseph),是个非常文静的男孩。珍珠和约瑟夫向我展示了家里的许多中国纪念品,特别是那一大本厚厚的“约瑟夫中国之行”纪念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约瑟夫在去年和母亲一起到广州,同时还到了附近的深圳、珠海、澳门、香港等城市旅游。他把所到之处的所有照片、门票、飞机票、登机牌、剪报等都粘贴在纪念册上,还写上了文字说明。小男孩为了自己的中国之旅如此认真、细致地制作了这本厚厚的纪念册,可见此行对他的影响有多么深刻。我们在交谈中只要提到中国,他总要说“那是棒极了。”

  在珍珠去准备晚饭的间隙,我送给约瑟夫一个12孔陶笛,并且教他吹奏。约瑟夫仅用十多分钟就学会了四首简单的乐曲,并且能和我一起合作。珍珠见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说我是个神奇的老师,陶笛是一件神奇的乐器。为了让约瑟夫以后可以自学其它乐曲,我特意把指法表和12孔陶笛的简易教材也带给他。并且教他如何保护乐器、如何拴好陶笛挂绳等。约瑟夫对这件小巧的乐器简直爱不释手,连吃饭时也挂在脖子上不肯摘下来。我相信他很快就可以吹奏更多的乐曲。

  在晚饭前,珍珠待我坐下后说:“我们通常在饭前都祈祷。”然后,她十指相交握拳在颌下虔诚地说:“感谢主把达富带到我这里,让我们有了美妙的陶笛音乐;感谢主赐给我们食物,赐给我们这美好的一切。阿门。”我深为此感动的是,珍珠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感恩,而不是简单表达自己的一个信仰。从我到珍珠家起,我从没听过她对孩子大声说过一句话,更没有任何命令、居高临下的口气。珍珠真是一个非常慈祥、和蔼的母亲。

  晚餐非常丰盛,有我爱吃的蔬菜、谷物、苹果派,还有土豆烧羊肉和三种饮料、两种葡萄酒。珍珠说:“你要多吃点羊肉啊,澳大利亚羊肉的品质是最好的,没有人来了不多吃羊肉的。”我们一边吃晚餐的时候,珍珠还让约瑟夫播放了他自己在学校乐队里演奏的录音,约瑟夫在乐队里担任小号和木琴的演奏。约瑟夫一边听还一边不时哼着旋律。他们演奏的曲目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从老师的介绍和孩子们的演奏可以听出,他们对音乐是多么的热爱和投入。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到晚上九点多了。离开珍珠家时,她送了一套关于圣诞节的DVD给我,希望能通过视频让我的孩子们也了解一点西方文化。为了不让我在寒风中等地铁,珍珠坚持要开车送我回住处,虽然她也不大熟悉我所住的社区。她让约瑟夫在汽车后座用iPhone手机来导航,开了20多分钟的车把我送回了住处。

  从澳洲飞回中国的路上,我把这个难忘的经历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作者为致公党北京市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昌平区支部党员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