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春夜听雨

  喜欢听雨,尤其是在春夜。

  寒冬刚过,或许宫墙外的枯柳早已低头,残喘一丝气息,黯然俯视小溪那尾失魂的鱼儿,生发着不可相挽的悲悯,惺惺相惜般在喁喁告别。闪 烁不定的朦胧的灯光,直射进这深邃无垠的夜幕。串串丝丝的银线直贯苍穹。烟雨笼罩着那不知何年而耸的乡间青砖瓦房,门楼上,高高的檐头那丛枯蒿衰落青黄的 寄生草,瘩拉着不屈的头颅。寄生草虽枯蒿,但在不知不觉的抗争中,却葳蕤着一种生命的张力,它给我的印象首先是使人联想到了历史的沧桑与古老,凝重与深邃。令人在冥冥之中不由得遐思。天心中暧昧的银丝,轻拂着霜寒,在寒蝉的翳闭下,带着一冬的慑怯,悠悠然地自天外而来。耳旁,顿然如芬芳的丽人施之素手,在轻拨琴弦,那弦声,就如从天籁中款款而至。那一只素手,在激扬的或是阴翳的菲菲之音中,将本不是属于自己的专利攫为己有。但世间却不曾憎恶它的霸气或是戾相。

  不难想像,纤纤玉指的飞扬,或是裾裙袅娜、桃英的缤纷给予了宫墙内生命的活力和韵味。那是一位伊人在脸颊酡红之后神魂欲飞的时候轻挑慢拨的酥酥之音。轻拨、敲击、叩击,它们都没有贵贱之分,究其因,它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奉接着一个不能比拟的时期的到来。听着一夜春雨,我不禁独自吟诵着春霖的婉约,咀嚼着琼浆般的幽香。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千树万骨在春雨的浸润下,一夜桃花竞放,皑皑梨花如雪,满园春色让人垂涎欲滴。秋来所有的硕果从此就在春雨的呵护下渐渐萌生着一曲欣喜的乐章。

  入眼片片垂杨,婀娜碧绿,绿纱轻漾,那可是水墨一般的色彩呵。朦朦的飞烟卷起层层素雾,如嬉弄着轻风。远近可见的茸茸芳草,已是进入墨绿的境界。甘霖湿透夭桃,展示着片片薄红。天工般的情怀润物大抵如此有情着意,任何一花一草也自在无语中纷纷各显本领。难怪宋代著名女诗人朱淑贞被这片春光所撼动。因而秉烛呼朋引颈,愿作那无忧无虑的闲云野鹤去了。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年那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志南和尚,也深黯芸芸众生中的温寒冷暖,晓得这世俗中的蹊跷与奖赏。历经寒凝的万物,竟是让潺潺的春雨唤醒,何等神奇,或是何等深邃?最先“春风又绿江南岸”者,是柳。柳是说不得言的,要不,为何总是在人间几乎阴阳两隔的时候,它让人随意的折断自己的人生?但从另一面来说,它倒是乐意在一瞬的被害中让世间永铭自己的存在。那是因为有一种无形的滋润在不断地给予它素养。那是为什么?是源源不断的春雨,是滋心润肺的信念。因为“润物细无声”的高尚气节让它折服,让它甘于服侍人间。

  雨在沥沥,沥沥的是雨,侧耳细听,那的的确确是春雨来了。是雕栏轻叩?是新篁拔节的轻吟?是绿柳轻摇腰肢的吟哦抑或是谁在弄击琴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此“夜”的真谛何尝是简单的阐述,定然是一种事物变更的蜕变过程。而这种蜕变过程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一种疼痛的转换。我不懂音乐,但喜听,宫商角徵羽 中的一点,我是认为那“徵”是人心而不可否认。因为春雨源自于“徵”。春雨,在世间万劫之中,它给予美好的人间最大的复苏与鼓起,或是葳蕤的勃发。万象或万物的论断皆缘于心底的思想迸发,思想的形成,便有了人世间真谛的发展。

  朦胧中,我恍惚地透过雨帘,在用心去体味甘霖带给人间的福祉。一条条蠕动着的春蚕,尽情地分享着大自然赐予的恩惠,肆无忌惮地啃噬着水油油的桑叶,似在无忧无虑地尽享其乐。这些天生的尤物,又何曾想到它们享用的东西却是春夜的雨丝催生的甘饴?它们又何曾想到是那些天真的村姑们辛劳后回报?它们在吸纳甘饴后必定会滋润着新的一轮生命的诞生。

  聆听着潇潇的叩击声,仿如闻听到历代先贤对芸芸众生的一种慨叹,或是一种见景生情的吟哦。而所有的慨叹都源自对春天的渴望。杜甫在《春夜喜雨》中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相信肯定是在一个美妙的春夜的妙悟,在偶发于心际中的灵犀中得道于上天的暗示,因而便得了这千古榜样,让我们也在濡濡的春夜中满享怡心的盛宴。而那空灵、活脱的孟浩然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感叹中,抒达怎样的一种惬意?而那将刺虎成功、报国无门的惆怅融入黄藤酒中、为情而殆的陆老夫子,也不是在这掀魂荡魄的春雨中抑抑郁郁而矢志而争么?

  春夜的雨丝如筑如簧,如丝如弦,它律动得歌如泣,永恒地成就人世间最优美的音符。莫道这春雨是自然界中的一点甘露,它却是人间的福祉,在营营嗡嗡的赞誉声中,充分地融进了些微的禅意,古往今来,有多少圣贤贵达,或是失魂落拓之辈,也无不在为它的降生而吟哦或狂书。

  春雨,上苍的恩赐。它的永恒的眷恋即是一杯相思的酒。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