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马戏明星大熊猫“伟伟”和“姣姣”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期间,上海杂技团驯兽节目中有两个动物巨星一一大熊猫演员“伟伟”和“姣姣”。那时,上海杂技团不仅在国内四处巡演,还接连出国访问演出等。“伟伟”、“姣姣”的高超技艺和精彩表演,可以说名扬四海,誉满全球。回忆起那段流金岁月,真是刻骨铭心,令人难忘。而作为当时科教电影的编导,从“伟伟”踏上银坛走上杂技艺坛到“姣姣”投奔上海从艺,我和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伟伟”意外成了马戏明星

 

   先说“伟伟”,是我在1973年拍摄科教片《熊猫》时,在四川省平武县王朗自然保护区,可以说是四川平武的藏族和汉族同胞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只有二三个月大的它,从它妈妈怀里“请”到人类社会来的。当时“文革”尚未结束,没有完整的稀有珍贵动物保护法规,或虽有但疏于宣传和执行。我们要拍好科教片《熊猫》,首先要有熊猫演员,于是我们经有关方面批准就想到到野外碰碰运气,看能否“请”到一位动物演员,当然并没有想到把它培养成杂技团驯兽节目的大明星。我们摄制组第一次进山搜寻大熊猫,从上海出发还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可是进到海拔4000多米的渺无人烟的王朗自然保护区,却是山风漫漫,白雪皑皑,气温在零下20度左右的恶劣环境。那里的气候很有特色,在山下县城还是到处葱绿的秋日,上山到海拔2000左右便是树木黄绿交加的初冬,再往上走则是一派白雪覆盖的冬日景象,远处的高山更是白雪封盖,山顶象是戴着一顶大白帽子。我们进山拍电影,当地领导十分重视,由藏族同胞作向导,并由解放军战士持抢保护。为了保护大熊猫,我们已对战士们约法三章,遇见熊猫绝对不可以开枪,宁可我们受伤,因为大熊猫是世界上稀有珍贵的动物,而且熊猫是远古留存到至今的稀有人间“活化石”。没想到事实果真如所料。那天,我们摄制组连同陪同人员一行近20人,凌晨天不亮出发进山,在原始森林的山谷中,踏着蜿蜒积雪的小路,披荆斩棘艰难行进……大约在近中午时分,我们正准备在野外就歺时,向导发现了“伟伟”的妈妈一一个头很大的熊猫正抱着“伟伟”,在山林中玩耍。向导们见机会到了,便奋不顾身冲过去,在争夺“伟伟”时,熊猫妈妈咬伤了一位藏族同胞后,恋恋不舍地逃走了。有“熊猫保姆”之称的平武县林业局技术干部钟肇敏把“伟伟”紧紧抱在怀里,我们又用树木做了一付担架抬着伤员,便急速择路下山。下山时,我用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担架上,一头捆绑在我腰上,在后面拖着向下前进,它们找不到路了叫一声“停”,我就赶紧抱住一颗树,死死地拖住,以免下滑摔倒。当我们深夜回到住地时,我的鞋里和裤腿里全部是冰冷的雪水。我们都为“请”到了动物演员而兴奋不已,在深山老林里战斗了整整一天一夜,什么也顾不得了。当时,我想到它是世界稀有珍贵动物而“伟大”,又可以上银幕做电影演员就更“伟大”,于是给它起了“伟伟”的名字。这样起的名字由于某种忌讳,对外就说因为“喂、喂”的呼唤而叫它“伟伟”的。后来我们拍影片时,把它放出野外,只要唤一声“伟伟”,它便颠颠地跑回来。

   “伟伟”在进上海杂技团请驯兽師傅张铁山训练时,我们就考虑到“伟伟”学会简单的动作,成功完成科教片《熊猫》的拍摄后,它的未来去向不会因“失业”而被送到动物园去,让它寂寞地了此一生,争取让它进杂技团深造后,登上马戏舞台。我们和杂技团领导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我就与上海科影厂商量,要拍好科教片《熊猫》,必须请杂技团的驯兽师协助,以及电影拍完后争取让“伟伟”去表演马戏的想法。“伟伟”在完成电影拍摄后,应该返回到林业部门,但我们却把它训练成为了一名马戏明星。后来,由于“伟伟”表演杰出、成功,才经过当时的有关“领导”批准,“伟伟”正式落户,进了杂技团。经过青年驯兽演员陆星奇和张铁山师傅一起,一步步精心调教驯化,使“伟伟”学会了在台子上进歺、坐在狗拉车上“吹”嗽叭,以及推车、乘滑梯、骑木马,甚至蹬皮球等等精彩的马戏节目。想想看,平时我们在动物园看到大熊猫己经不是太容易的事;现在可以在马戏舞台上一睹大熊猫的风采,是何等了得!大熊猫原本就端庄美丽,憨态可掬,现在欵欵迈步神气活现地走上了舞台,是多么地可爱喜人啊。大概在1974年底或1975年初,“伟伟”就与广大观众见面,登台献艺演出了。在日本访问演出时,因日本人民热爱大熊猫,都渴望一睹大熊猫的风采,而马戏票又有限,“伟伟”晚上登台表演,不得不在白天还要安排与日本人民尤其是儿童见面,真是忙得不可开交。这样,“伟伟”一刹间简直成了友好使者,同时给国家增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就这样,“伟伟”不断地披星戴月,东奔西跑,跟着上海杂技团辗转国内国外跑码头,从艺表演到八十年代中期。直到1984年“五一”节前两天,由我与杂技团的季其馨同志又从四川平武“请”来了“伟伟”的接班人大熊猫“姣姣”。

 

           “姣姣”的来龙去脉

 

   早在“伟伟”舞台生涯近十年时,杂技团的领导就为“伟伟”没有接班人发愁。有关领导得知“伟伟”后继无人时,经过慎重考虑,立即批示,请林业部协助,再从四川省挑选一只大熊猫幼仔,送到上海杂技团驯化。结果这一任务又落实到了“伟伟”的故乡平武县林业局,又由钟肇敏同志去留心、完成。而同时,又请我参与协助。

“姣姣”原名“南南”,因为是在19831024日,一位筑路民工在王朗自然保护区海拔2500多米的南沟发现而取名的。当时,“南南”抱头卷睡,不爱动,周围又无可供它食用的箭竹,于是经县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批准,由平武县林业局捕获饲养。鉴于“南南”严重贫血、肠胃有炎症,经打针服药,从肠内驱出寄生虫39条,一个月后身体才恢复正常。“姣姣”来上海杂技团时,体重已近百斤,是一头相貌端庄,很娇美的雌性大熊猫。当时,我们都期待着它不仅可驯练成马戏明星,又可与雄性的“伟伟”配对成双,甚至繁殖后代呢。

 “南南”1984年夏初从成都双流机场乘飞机时,原定上午的航班突然推迟到晚上。机场的同志知道是空运国宝,责任重大,热情安排了“南南”的临时吃住,为它准备好有充氧、减压和空调的“专舱”,在起飞前一分钟才闭舱,以免发生意外。“南南”来到上海时,已满周岁,原本在“熊猫保姆”钟肇敏的悉心喂养和调教下,它不仅毛色光亮黑白分明,身材圆滚,体态健美,而且已愿意与人亲近,出脱得更加迷人可爱了。进了杂技团以后,我与王峰团长商量绐它取艺名“姣姣”。“姣姣”真是不辱使命,刻苦练功,不久就学会了站立行走和坐椅子的动作。半年多时间,“姣姣”终于不仅学会了“伟伟”可以做的全部动作,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还学会了驾驶摩托车在舞台上表演了。担任驯兽演员的是更年轻的毛震国和华雪。1986年,我与上海杂技团王峰团长合作,为大熊猫马戏明星量身制作合作编剧了电影故事片剧本《姣姣小姐》。该片由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决定摄制,由陈锦俶导演。这样“姣姣”就理所当然地成了电影“主角演员”。

 在这部动物明星主演的影片中,不仅有大熊猫“伟伟”,而且还有小猩猩“陆陆”,以及小哈巴狗“歪歪”。这是一部以动物演员为主角的故事影片,拍摄起来困难不少,但热热闹闹,很是好玩。参加摄制的除杂技、驯兽演员贡迅东、程海光、华雪、韩峰、张训导等,陆星奇更是做了很多工作;另外,还有电影演员马骥、朱玉雯、史原、梁庆刚等出演角色。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编、导、演、摄、彔、美固然重要,但还是要依靠团队的默默工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影片《姣姣小姐》,上映后引起轰动,并获得“童牛奖”的评委奖,这与上海杂技团的鼎力合作和共同努力分不开的。让动物在人们中自由来往,给它们拍电影很不容易。有一场戏是“姣姣”来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作游戏,我们就怕“姣姣”和小朋友近距离接触,它“违法乱纪”出意外事故。当“姣姣”自由自在地来到上海市第一幼儿园大草坪上时,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围了上来,摄制组的同志个个都捏了一把汗。没想到,“姣姣”还是真懂礼貌,竟是豁达大度,象绅士一样悠闲漫步,态度温驯可亲极了。“姣姣”和小朋友一齐玩乘滑梯、坐翘翘板等游戏,影片拍到最后几天,小朋友竟可以搂着它的头亲昵地拍照了。“姣姣”通过拍电影,见了大世面,落落大方,更加象一位“上海小姐”了。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随着在上世纪,“伟伟”和“姣姣”的相继谢世,大熊猫马戏明星,也许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戏史上空前绝后的轶事佳话了。但是,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它们。大熊猫“伟伟”和“姣姣”曾经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