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复国而起,为保国而存,为富强国而力图进取。肩斯重任,宏济巨难,舍我其谁与归?……”
——题记
岁月的风雨尽管浩瀚汹涌,不能冲淡一份敬仰;回忆的河流尽管绵长蜿蜒,无法流走一片怀念,翻开历史的页卷,那声声宏誓音尤在耳,穿透时空;那满腔爱国豪情万丈,亘古不变。从那一刻开始他们不再叫义士,他们被称为“中国致公党”!1925年10月10日,也许与会者不会想象到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将要面临的灾难是何等的空前绝后,不会想象到他们将要面临的爱国任务是多么的跌宕和凶险,更难以想象他们将要付出什么——劳力、金钱甚至生命!但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并没有停止、没有退缩、甚至没有摇摆过,只有一个信念和目标:实现中国独立解放、繁荣富强!
如果说当年的“致公党”为抗日救国而生,那么今天的“致公党”必然会为强国复兴而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始,致公党人在各级领导人的带领下为了新中国的富强兴盛前赴后继,投身到新的建设征程之中:从建国初的开展保护人民财产工作到号召华侨踊跃投资国内的生产建设;从陈其尤发表声明《坚决拥护土地改革》到以捐款、率领医疗队赴朝鲜前线等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从响应中央号召献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到发挥党内各级组织优势,在引进资金、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方面取得不俗成效;从谴责“台独”分裂言论,维护祖国统一到深入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谴责日本政府修改历史教科书抹杀侵略历史等等。即使在动荡的文革十年仍然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并把全部精力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片丹心,毋庸赘言。
今时今日,致公党中央和地方组织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和领导人人选的协商,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在致公党中央“致力为公、参政兴国”的新时期号召下,每个致公党人以自身的不变应时代的万变,不变的是励精图治的勤勉,智勇双全的果敢,精忠报国的赤诚。无论他是商人、学者、官员还是技术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只要心中留下“致公”的烙印,必将在总体局势的大是大非前放下名利、抛除迂腐、抵制贪嗔、破解难题、融化冰寒,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亿万的中国人民一起,为新时期中国的建设涂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飞逝转瞬百年,回想当年白发苍苍的司徒美堂站在开国大典的城楼上不知是否能想像今天王府井的繁华,东方明珠的耀眼,西湖景畔的鼎沸;是否能想像北京奥运会的空前盛况,上海世博会的满目琳琅;更是否能想像在多项国际会议上中国立场的举足轻重!是的,他一定想到了!这个开启了致公党前身,并为新中国成立不辞奔波的爱国老人一定想得到:终有一天我中华儿女必然能融浩然正气,携一腔热诚,以不败之姿,屹立于天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