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需要的东西其实很少” 这是杰出的华侨领袖教育家陈嘉庚先生告诉世人的一句名言,它如同点燃了一盏明灯,在黑夜里照亮了好多的国人。
陈嘉庚先生以拳拳爱国之心,致力于孙中山先生发起的民主革命运动,参加了由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动员华侨出来支持国内革命。华侨为推翻满清政府贡献了力量,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和物资、经济、技术支持,使南洋成为孙中山先生最可靠稳固的大后方。
陈嘉庚先生热心祖国统一大业,热心科教事业,在国难当头的抗日战争时期,他一面无私奉献、慷慨捐资;一面组织三千南洋机工回国抗战。这批南洋机工回国后为确保史迪威公路的畅通出生入死、英勇悲壮。在陈嘉庚先生的影响下,云南腾冲侨乡开展了声势浩大抵制仇货的斗争,一多半华侨、侨眷踊跃认捐数十盾或数百盾,给抗日将士作寒衣和医药费,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例。其中和顺崇新会员、华侨贾学福先生出于义愤,将自己在缅经营的百货商店全部拍卖得2000多盾卢比,全部捐献国家抗日,此事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陈嘉庚先生还和同仁出资兴办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解放后他又投资修建鹰厦铁路,在华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被毛主席称颂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先生他一生勤俭持家、粗茶淡饭,衣着普通,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他教子有方,给子孙严格规定了生活标准和行为标准;他一生活得快乐、活得有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他以崇高的思想和高尚的行为一再告诉人们一个秘诀“一个人需要的东西其实很少!”
目前华侨和外籍华人总数达三千万人,遍布九十多个国家,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他们以中国人素有的勤劳勇敢精神,华侨不忘记陈嘉庚先生“一个人需要的东西其实很少!”这句话的含义,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所在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荣辱,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华侨已成为我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活纽带。
在此,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有个记者访问一名判死缓的贪官,他原来是个“口碑较好”的省长,后来鬼迷心窍干起了中饱私囊的肮脏事,当记者问他现在渴望的是什么?贪官恼恨地说: 要是当时/我不想干那些坏事、/不能干那些坏事、/不敢干那些坏事多好呀, 我现在只渴望“生命和自由”。
贪官的大彻大悟其言也善,对他来说悔之晚矣!但对大家来说是个很好的警示:人生需要的东西并不多,而最需要的是生命和自由!
“生命诚可贵,自由人共求”,生命和自由是人最基本也是最必须的东西,但同时也是最自然最寻常的东西。天底下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普通众生,都拥有生命和自由。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弥足珍贵;自由是做人的基础,失去自由,就意味着身不由己。当贪官在拥有生命和自由之时,毫无察觉,总想拥有更多的东西。金钱犹如所罗门童话故事装有魔鬼的宝瓶,你非法占有或挥霍无度,就会像故事中的渔夫那样,释放出魔鬼以致危及自身。
鲁迅先生说过:“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人的一生到底需要多少财产,就有人不惜用生命和自由来交换?
对此,生活的智者早有经典的说法。陈嘉庚先生说过: “财产办公益事业有益,对个人终究是身外之物,一个人其实需要的东西很少,有一份健康和爱、一点点钱和一份工作就够了……”. 陈嘉庚先生还说过:作人最重要的是“修身,不好好修身何以能治家,就更谈不上治国平天下了”
是的,再有钱的人一日饭不过三次,睡不过三尺。世上最透彻的生活哲理,往往就藏在最朴实无华的人生世界,就藏在最简单最明了的大实话中。“半夜敲门心不惊,一夜好觉到天明”,良好健康的状况,轻松安逸的心态,是人生的至乐。快乐就在非常简单非常普通的事情中诞生;爱情和亲情是人生的幸福,由之而来的是愉悦的情绪。工作固然是为了取得维生之资,但也是为了使生活更丰富,对社会有贡献,使生命有价值。“有一点点钱就够了”的观点是智慧,是淡泊。淡泊给予人的或许不多,但是人所必须有的东西都给予了;奢华给予人的也许很多,但是人所必须的一切东西却可能丢掉了。一个对淡泊的生活感到痛苦难熬的人,往往会以更大的代价,重新认识淡泊。就像贪官那样,以生命和自由作为代价,还连累妻子、儿子,悔恨之余,他以头部去闯墙寻死,如今成了一个植物人,这个代价太重了。这件事,也对于当今居庙堂之上的诸位公仆,不无教宜。
“人为财死”,难道搭上性命也值得?把名利看得太重。拼命钻营,难道换取自由也值得。“有钱能使鬼推磨”,用鬼推磨你真敢放心。贪欲永远就像一个绮丽的梦,当在梦中的时候,仿佛拥有了许多,当梦醒过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什么也没有,甚至会丢掉生命,丢掉自由!
云南华侨历史学会理事 王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