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谷花鱼
   

    

  作为一个标准食客,即时下所说的吃货,我个人对于双柏饮食相当欣赏。 

  但双柏本地人却通常不是这样看的,他们总是很谦虚地说道:"我们双柏,原材料是好的但我们不大会做菜,因此也做不出什么端得上宴席的像样大菜。" 

  对此,我通常持保留态度。 

  仅以双柏美食谷花鱼为例,说明情况。 

  每当稻花飘香之时, 著名双柏县大庄镇谷花鱼进入收获期。届时,只见坝子里沉甸甸的稻穗之间,打捞谷花鱼的农民脸上掩不住丰收的喜悦。大庄镇是双柏县的水稻主产地,全镇近3万亩耕地面积中有一半为水田,因田块大土壤保水性能好,加之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别适宜发展稻田养鱼。此地出产的谷花鱼,由于生态环保,肉嫩味鲜已成为双柏的"品牌",十几年来,但凡进入金秋时节,从昆明、楚雄等地前来收购的客商便络绎不绝地纷至沓来,仅为求一谷花鱼尔。 

  官方的说法如下:"大庄镇党委、镇政府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土壤、气候等自然优势,主打绿色环保生态牌,大力发展优质水稻、蔬菜、蚕桑和稻田养鱼特色产业。把稻田养鱼作为全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来加以培育,对适宜发展稻田养鱼田块进行全面规划,实现了一田两用,等于再造了一个大庄坝子,促进了农业增效,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从镇村干部中抽调技术人员定期到村组为群众发展稻田养鱼提供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和鱼苗供应到田、技术要领指导及市场价格信息到人,解除农户发展稻田养鱼产业的后顾之忧。几年来,大庄镇的稻田养鱼让农民尝到了增收甜头,农户积极性高涨,全镇已形成了‘一户上、多户跟的可喜局面,并拥有了一批稻田养鱼能手和‘土专家,部分农户卖谷花鱼收入几千元,稻田养鱼在当地已经形成气候。" 

  大庄镇的"谷花鱼"以肉质细腻、鱼刺软、汤鲜味美而闻名,9月"谷花鱼"上市的时节,每天上市交易的鱼量近1吨,每年都为当地农民增收90万元左右。主打生态牌,滋味独特的谷花鱼确实已成为一方人民奔向小康的一大福祉。 

  对于老耄而言,谷花鱼亦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 

  在双柏,最经典的谷花鱼的做法就是用油直接炸过上桌。这样的做法实在太简单粗放?非也,要知道,越是简单的烹饪方式对食材的要求就越高。同样是做鱼,为何沿海就爱清蒸而内地却偏好红烧?一位资深大厨一语道破:"不是所有的鱼都经得起清蒸。" 

  同理,不是所有的鱼都能油炸过即可上桌。在双柏,油炸谷花鱼里唯一的佐料约只有食盐,这样的处理手法甚至精简过清蒸。但那里面却透露出双柏厨师们的绝对自信:这可是独一无二的谷花鱼哟,所有复杂的烹饪技巧,都将破坏掉它最清甜鲜美的本来味道! 

  锦上添花是人人所爱,但人生事,本来往往不过"红到极处便成灰",最后还是要回过头来返璞归真。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那样的标准对于我们凡人而言还是太高了点。大简至美,大美至简,就好。那是谷花鱼。那也是,双柏。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