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我随致公党茂名市委员会一行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这里丰富的文物,不但使我回望了华侨的沧桑历史,体会了独特的侨乡文化,最令我深有感触的是,它使我深刻地领会了伟大的侨乡精神。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座落于江门市蓬江区,馆内收集文物3.9万余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可位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藏馆共分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侨乡新篇、华人之光这六个部分,通过情景重现,文字说明,讲解员解释,并结合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法,把华侨文物蕴含的历史故事、历史信息、精神内涵巧妙直观地传递给我们。这是一次交流思想,传承精神的旅程。
游阅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使我认识到侨乡精神是对爱国精神的自我内化。一进馆 ,“根在五邑”这四个字就道明了博物馆的精神核心,道出千万华侨的心声。五邑华侨积极参与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投身革命,慷慨捐资,甚至毁家纾难,资助救国。孙中山先生也曾说过:“华侨为革命之母”。虽然他们身在海外,但每时每刻都在思乡念国,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归根报国。馆内陈列着司徒美堂、冯如、邓荫南、陈少白、李是男、黄三德、郑潮炯等一大批爱国华侨的文物,从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司徒美堂锄强扶弱、除暴安良、支援祖国的民族气节;清楚地知道郑潮炯“有国才有家”的豪言和“卖子救国”的悲壮义举;深入地了解到冯如空军救国激动人心的故事等。这些感人肺腑的历史事迹不断激发着我们每个人的爱国情感,而这些文物在记录了爱国华侨的碧血丹心,赤子情怀之外,更多的是向世人昭示了爱国精神是华侨精神的实质内涵。
参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使我认识到华侨精神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价值体现。《甘蔗地的华工》的照片、华工口供纸(与美国移民官员的问答录,1902)、油画《三个老华工》、周氏家族几代人的族谱、地契、护照、书信等华侨文物、出洋华工的日记本等等,诉说了五邑华侨艰难心酸的奋斗史。当时华侨身在异国他乡,遭人歧视排斥,生存环境恶劣,生活异常艰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陈宜禧兴建第一条中国人自己集资、设计、施工的铁路——新宁铁路;出现了美国第一位亚裔女飞行员张瑞芬;开始形成了如今繁华的唐人街等,为国家、乃至全世界作出巨大奉献。这一切,不正是我们华侨不畏艰辛,努力奋斗的结果吗?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价值内涵。
参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使我认识到华侨精神是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情怀。馆内展示了各种形式的护照;股份簿;金山庄(侨批局)的匾牌、印章、银信筐;金山庄登记册、金山庄进出账册;金山庄经营有代表性的业务的各种收据;银信封;新宁铁路的文物等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充分说明华侨走拿来主义,在封建社会就已走向世界,学习先进技术,汲取先进文化,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了融贯中西的多元文化结构,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吸取了先进的西方文明。
此次参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使我渗透很多文物的历史信息,追溯了华侨昔日的奋斗历史,寻觅了精深的华侨精神,颇为受益,确是一次难得的思想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