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位84岁老党员的故事,他就是致公党厦门湖里支部的老主委郭积连。每次见到他,我都有一种深深的感动,现在,我要将这份感动带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积极豁达,做好“花瓶”
1983年,他光荣地成为了致公党厦门市工委第37位党员,入党后,他把致公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积极发展致公党员,举荐人才。
在那个年代,民主党派的存在感是比较弱的,有一次和朋友谈到致公党的时候,竟被打趣地说“那不就是一个花瓶吗?”当别人质疑你是“花瓶”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生气?愤怒?还是拂袖而去呢?但是,郭积连却坦然回答:“‘花瓶’不好吗?你家客厅如果放上一个‘花瓶’,会不会觉得气氛温馨很多?要知道,过去连当‘花瓶’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现在的民主党派已经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岂是‘花瓶’!”
正是这样豁达的精神,让郭积连坦然面对误解,用积极的态度为致公党的“传帮带”做出了许许多多努力和贡献。
第二个故事:乐观坚强,吓跑癌魔
1992年,他体检时发现,得了膀胱癌。这下惨了,两个孩子都还在读大学,如果这么一倒下,家里的经济状况堪忧,怎么办呢?慌乱之后,他立马冷静下来,唯有面对,才能解决,化疗吧!这一化疗就长达4年,从一开始的一个月一次,到三个月一次,再到一年一次,4年下来,病情得到了控制,可他的牙齿就只剩下7颗了。
就这样,他坚强的性格,乐观的心态,吓跑了癌魔,人们所认为的绝症,终于渐行渐远。
第三个故事:雪中送炭,温暖侨生
1998年5月,印尼发生了排华大暴乱,他监护的9名侨生,家庭受到严重的冲击。同年8月,眼看新学期就要开学了,但印尼方面的钱却迟迟汇不出来,这9名侨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成了压在郭积连心里的一块大石头。9名侨生的学费约人民币一万五千元,这对于月收入仅1000多元的他来说,是一个无形而巨大的压力。他从自己微薄的收入和有限的存款中进行筹措,终于在新学期开学前,为9名侨生凑齐了上学的学费。他就像一个家长一样,用爱心和责任为侨生撑起了一片天。孩子们都很感恩,一到周末就跑到郭积连家里团聚,小小的家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这样的时刻,郭积连总是特别开心和满足。
郭积连老先生给我们广大的年轻党员做了一个最好的示范,让我们学会乐观,学会奉献,用心感受生活送给我们的磨难和礼物。让我们为德高望重、与人为善的郭老先生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