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个题目,您一定会有点儿讶异吧?这儿,我想先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总支的故事: 2014年10月15日上午,市委会联系西湖总支的吴煜华主任在群里了发了一条消息“段成业教练早上摔倒受伤,现在绿城医院抢救,请总支领导抽时间去帮把手”。原来,当天上午一人在家的老段突然昏迷,是好心的邻居送他上的医院。医生根据老段手机里留存的号码,帮说不了话的老段跟“致公党组织”联系上了。
第一时间,高舸、叶党进、岑君秀、王凤春、蓝铃、俞小娣赶到了医院。在代签了家属意见书,跟主治医生苦苦求情后,高舸主委被允许进重症监护室进行探视。大家静静地在病房外等着,忐忑又忐忑。高主委轻轻走到老段床边,叫着他的名字,告诉他老叶来了,岑君秀、王凤春来了,蓝翎、俞小娣来了,盼着老段能睁眼看看,病床上的老段没有任何回应。高主委又轻轻地说,马上要组织支部活动了,老段你可一定要赶来参加哦。还有,支部里的很多“旱鸭子”,都盼着要拜老段为师学游泳呢……
从病房出来,面对大家殷切的眼神,高主委一句话说不出来了,泪水止不住地流下。这是关乎我们同党生命的挽留啊!悲伤的消息在总支QQ群、微信群里发散着……,不断有人为老段祈福,祈祷!……
也许是老段游泳练就的强壮体魄,也许是党友的群声呼唤,把老段从死神手里拉回来了!每一天,老段的消息成了大家最开心的新闻早餐:老段眼睛睁开了,老段开口说话,老段右手能动了,老段腿脚有力了……后来,我再见到老段时,已经是来年的踏春活动了,老段笑着,用洪亮的声音说:“有致公党组织,真好!”
是啊,有组织真好!
在西湖总支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学习、我们成长、我们收获:在姹紫嫣红的人间四月天,我们品读钱钟书的《围城》和王安忆的《长恨歌》,让心灵得到充分的滋润。在初夏的暖阳时节,我们到“江南生态茶村”游美丽乡村、品红梅茶香;在金秋送爽的季节,我们爬西山、赏玉桂、议政事;在金黄的银杏叶飘飞的初冬,我们在悠悠古韵中考察乡村旅游业。正是在一次次的实地考察后,一篇篇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产生了:《关于西湖区10%留用地项目建设的对策建议》、《民营医院,为啥总是长不大》、《小心,网络非法信息恶意传播的陷阱》因为调研充分、事实清晰、建议合理,每一篇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和落实,体现了团体成员参政议政的能力。
有组织真好!
近年来,总支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本职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前夕,大家都会来到留下街道工疗站,为老人们和残疾人送去浓浓的节日问候和祝福;每次的爱心义诊活动,总能见到我们的老党员陈松泉、章惠陵夫妇,见到我们的楼季华医生耐心问诊的身影;在双浦地区,我们的艺术家服务队主动联合区侨联艺术协会,以宣传“最美人物”,倡导“最美精神”,唱响“最美声音”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下乡活动,推动了乡村文化的持续发展。我们的朱红校长为留下幼儿园的大班家长开设了《人的“/” 从这里开始》幼小衔接讲座,用生动案例、形象的照片,帮助家长清晰地认识到“孩子身份”的变化和“家长身份”的变化。
各位朋友,您一定没有听过这首诗吧:“小时候,渴了,我们捧起山涧的泉水解渴;小时候,热了,我们跳进村边的小河嬉戏;小时候,我们用清清的溪水洗衣、洗菜;小时候,我们用甘洌的井水煮饭、洗碗。那时,我们从来没为用水犯过愁!”它可是我们为浙工大附属学校的孩子们原创的作品。是去年“明志·悦读”活动中的开场节目。今年,我们的主题变成了“明事、明理、明志”,律师们用视频和表演让法律知识走入孩子们的心间。如果您有空走入校园,还能看到市委会和我们总支成员捐献的“致公党图书角”呢。
从党龄来说,我是一名资深的致公党员;但在西湖总支,我还是一名新成员。在这短短的三年中,我和我的总支一起成长。在付出自己的努力的同时,收获着成功的喜悦,收获着付出后的幸福。只想再由衷地说一句:“有组织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