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致公 > 2016年期刊 > 2016年第二期
关于博物馆馆藏保护与展示的建议
  

  博物馆馆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久积淀的文化瑰宝,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出于保护及管理因素的考虑,很多馆藏必须在博物馆的保护下才能与公众见面。为了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历史,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这些馆藏的保护和管理;而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馆藏的价值和作用,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加以利用。为深入了解我国博物馆馆藏的保护现状,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现有馆藏的保护,以及如何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藏品的利用,向公众展示,为学术研究提供方便,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2015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副主任,时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率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调研组,在北京就“博物馆馆藏的保护与展示”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博物馆建设发展迅速,初步解决了博物馆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藏品保护不当、展陈单一、专业人才匮乏等新问题较为明显,尤其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博物馆馆藏“只藏不展”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 

  第一,部分博物馆馆藏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存在安全及损坏的隐患。据了解,国内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其中受重度腐蚀的达到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藏品受腐蚀损害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趋势,但还是可以采取多种保护措施予以延缓,但即便是在一些省级博物馆,馆藏环境也不容乐观,大多数馆藏需要在恒温恒湿环境下存放,但现有的达标库房却远不能满足馆藏需求。 

  第二,绝大多数馆藏“只藏不展”,不能充分发挥藏品的有效价值和作用。由于受专业人才欠缺、场地限制、担心承担损坏责任等原因,不少“镇馆之宝”常年不能展出,藏在库房人未识。作为国家级博物馆的故宫博物院,180多万件(套)文物藏品中也仅对外展出了1万多件。 

  第三,博物馆本身定位不清晰,不能突显自身馆藏特点。在各地博物馆建设热潮中,也存在着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倾向,包括了重新奇造型,轻地方特色;重硬件投入,轻管理支撑;重场馆建设,轻藏品收集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千馆一面和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社会作用的有效发挥。 

  第四,专业人才不足制约博物馆行业发展。人员专业化技能偏低是各大博物馆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型博物馆因为编制问题,很多专业人才进不去,而地方博物馆因为待遇低,现有的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专业人才队伍匮乏,成为博物馆质量提升的软肋。 

  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博物馆馆藏保护的重视 

    

  (一)对现存馆藏进行规范化分类与描述 

  科学、规范、准确的藏品分类与描述是评估藏品价值和保护藏品的科学依据。它贯穿于藏品管理、利用的各个环节。对保护藏品的完整性具有法律效力。藏品分类是藏品科学管理、整理研究和提供的中心环节。现在博物馆的藏品种类繁多,有必要按照博物馆藏品分类体系制定统一的博物馆藏品分类法作为藏品分类的依据,以便使藏品能分门别类的各就其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提升保护水平。 

  (二)完善馆藏保护环境 

  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对展览环境和保管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发现相关指数超标立即干预,抑制各种环境因素的危害作用,努力使藏品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达到长久保护和保存的目的。 

    

  二、明确博物馆定位,提高博物馆馆藏品的有效利用,改变部分博物馆对馆藏以保为本,只藏不展的现状 

    

  (一)提升博物馆馆藏利用水平,差异化、精细化策展 

   除基本陈列展览外,从本地本馆特色着手,创出特点和特色,将专业性、学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使陈列展览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追求多样化的主题,注重内容的学术和文化含量,采取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展览形式,注重与观众实现有效互动与交流,为观众提供差异性服务,根据不同观众需求差异化策展,精细化服务。同时加强博物馆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引进有特色的陈列展览,发掘自身潜力,完善纵深发展。 

  (二)理性看待博物馆馆藏展示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使其真正在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有产生就有消亡,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这是事物新陈代谢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藏品也一样,都是处于不断消失又不断新生之中。因此,其消失进程始终是继续着的。藏品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科研服务,通过对藏品的研究,揭示自然历史,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如果常年将藏品束之高阁,秘不示人,就无法发挥藏品的自身价值。在博物馆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打破藏品相互封锁的局面,变藏品使用的封闭式为开放式,变保藏型为利用型,让藏品在利用中生存,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要求。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博物馆馆藏“走出去” 

  博物馆展览不仅要展现本国的文化,也要更多展现世界的文化,让观众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视点有所了解。只注重收藏的博物馆属于古典时代,现代博物馆不仅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各类教育功能,而且是一个与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竞争的媒体平台。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馆藏特色,塑造文化品牌。通过合作办展等方式增进与世界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悠久璀璨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而且能增进两国友谊,增进国际文化交流。 

    

  三、进一步转变博物馆运营机制,促进博物馆业可持续性发展 

    

  在博物馆管理中“去行政化”,由政府管理逐步过渡到公共管理,加强博物馆“公益事业”属性,激活行业管理的作用。完善博物馆经营范围的制度建设,加强博物馆的自身造血机能。树立现代公共服务理念,致力于扭转在公共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咨询,特别是学术研究方面的薄弱局面,多方开辟藏品征集渠道,扩充馆藏、改善展品结构,提升吸引力,全面发掘博物馆事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四、涵养使用专业人才,推动馆藏专业化管理与展示 

    

  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专业知识来看,博物馆不仅需要传统的文物、历史、考古、文化、民俗等与博物馆相关的人文学科领域的人才,还需要经营、策划、管理、产品研发等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职工的培训,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人才的成长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视野宽、懂策划、有创意、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专门人才,以及有广泛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文化领军人物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高科技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给予博物馆人才招录自主权,使博物馆能够招聘到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人员,对于那些高学历的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要设立绿色通道,以优惠便利的条件引进人才。 

    

  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支持民营博物馆发展,保护和利用好民间馆藏 

    

  民办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社会力量利用非公办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依法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通过进一步落实相关法规,加强监管,明确民办博物馆的性质,确立其法律地位,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依法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对具有门类特点、行业个性或地域文化、民族唯一性的民营博物馆,以及致力于抢救濒危文化遗产、填补某领域文化空白或稀缺的新建民营博物馆,给予必要和适当的倾斜性扶持。 

  (本文系致公党中央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书面发言之一) 

    

  背景链接 

  “敦煌博物馆在我们国家,我研究敦煌学所需要的资料在这里却很难查到,反而在国外的博物馆里很容易查到……”国学大师饶宗颐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收看了这则报道,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杨邦杰被饶宗颐先生的话深深触动。他在科研的过程中也有过同样的困惑,为什么不能将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展示与保护作为参政议政的课题进行调研,为之鼓与呼呢? 

  2015年5月5日至6日,杨邦杰率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调研组,就“博物馆馆藏的保护与展示”问题与致公党北京市委会开展联合调研。调研组在北京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神玉艺术馆开展了实地调研,并与北京市文物局有关领导、北京部分博物馆馆长及博物馆学专家进行座谈。重点就我国博物馆馆藏的保护现状;如何进一步做好现有馆藏的保护工作;如何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现有馆藏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馆藏品利用率不高,藏而不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博物馆保管藏品的目的,就是在科学保护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藏品的作用,发挥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及知名度。如果不能有效地发挥藏品的作用,不去对藏品加以宣传,不积极加以利用,大多数珍贵藏品只能深藏库房,无法与观众见面,那么藏品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博物馆也将失去它的公众吸引力。 

  通过对这几家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也发现了目前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与展示的很多困难和问题。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博物馆馆藏展示与保护的建议,同时这一建议也被选为致公党中央2016年全国两会提案,并作为大会书面发言进行提交。 

  2016年2月24日上午,在致公党中央 2016年全国两会媒体通气会上,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杨邦杰出席会议并介绍了《博物馆馆藏展示与保护》提案的调研及建议情况。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 20多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通气会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提问,引起了强烈反响。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