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0周年>纪念文章
回忆我和台湾中华全球洪门总会长刘会进先生的交往
添加时间:2015-07-15作者:史哲明文章来源:致公党浙江省委会

 

  2012年3月初,我和一班中欧EMBA的同学赴台湾旅游。5日,风和日丽,其他同学开始返程。我在台北同学的陪同下,乘高铁去高雄拜访中华全球洪门联盟总会长、中国洪门五圣山山主、中华海峡两岸文经互利协进会理事长刘会进先生。

  跟刘先生先前有过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见过面,对他和中华全球洪门联盟的了解,更多的是从朋友口中和媒体上得知——“洪门”昆仲全球有1千多万人,主张中华民族不可以分裂,两岸和平、和谐、统一是洪门的最终目标。还知道他经常往来两岸,为两岸和平交流做出了很多努力。刘会长多次面向媒体介绍台湾洪门的历史及现状:“洪门”起源于明末清初1674年,至今已经有336年历史,洪门自始至终强调“忠义”,维护中华民族,在台湾有20多万洪门子弟。2004年10月在台湾正式登记立案为“中华全球洪门联盟”,由“立法院长”王金平担任名誉总会长。

  我在台北的几天时间里也和不同层面的台湾朋友(从商界名流到出租车司机)谈起台湾洪门,都认为今天的台湾洪门是一个很正面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团体。所以在去高雄的高铁上还在好奇,这样一个组织的当家人跟我见面,该是什么场景?

  虽然从未谋面,但一见面却如相识多年的老友。刘会长在高雄隆重接待了我们。并专程邀请了全球洪门联盟W.H.U顾问,中华海峡两岸文经互利协进会名誉理事长,原国民党中将戎绍鑫将军从台北赶来作陪。并请中华全球洪门联盟监事主席,台湾书法协会理事会员孙泽深先生提前写下书法作品“致公之光”赠送给我们致公党宁波海联会。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三位都已年过六旬的长者,在席间频频举杯,用高度的台湾金门高粱酒来敬我们,兴致很高。大家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默契。刘会长详细地介绍了台湾洪门和我们大陆致公党的渊源。介绍了台湾洪门强烈主张两岸和平,和谐,统一的最终目标,并提及他受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及安徽、福建、海南等多个省区致公党的邀请访问大陆的情形。我也向他们转达了我们致公党宁波市委会主委范谊的问候和邀请他们来甬访问的愿望。刘会长欣然答应,并赠给致公党宁波市委会他自己撰写的关于洪门历史的著作《见证洪门》,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献和照片资料,很多篇幅提到洪门在大陆时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和在台湾为两岸和平统一所作出的努力。他们还和大陆方面合资拍摄了反映当年洪门兄弟积极抗日的电视连续剧《11公里》。

  三位长者的深情厚义让我感动。在台湾的五六天,脑海里留下的全是美好的回忆。风土人情,市井街边,山川地貌,无不提醒我,这里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有很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同胞。我期待着和他们的重逢。

  台湾归来,重新投入到忙碌的日常工作当中。半年一晃而过,中间与刘会长偶有电话、短讯联系,感觉很亲切,宛如多年老友。直到九月底接到刘会长电话,说他10月初将携家人来宁波参访,我马上表示欢迎,同时向致公党宁波市委会做了汇报。市委会的领导们都很高兴,范谊主委表示要抽出时间亲自接待刘会长,陈早挺副主委和办公室郁丽华主任对刘会长在宁波期间的所有行程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10月8日上午,我接到了刘会长一行,参观完公司,中午我们一起小酌一杯,我邀请了致公宁波海联会副主委刘立恺总裁和浙江中基控股集团严董事长作陪。

  在宁波期间,刘会长提出最想看的还是蒋介石先生的故乡奉化溪口,原来他作为蒋先生曾经的贴身侍卫,对蒋氏故居有着特殊的感情。溪口归来我陪他参拜了宁波阿育王寺的释迦摩尼佛骨舍利,并与方丈界源大师进行了亲切的交流。第三天,范谊主委专程自外地赶回在市委会亲自接待了刘会长一行。沟通了致公党宁波市委会和中华全球洪门联盟的长期交流事宜,并代表宁波市委会表达了我们对刘会长一行的热烈欢迎。陈早挺副主委,郁丽华主任和我们党派的著名女书法家胡朝霞女士都参加了会见。气氛热烈,宾主尽欢。

  这次的交流,刘会长给我留下了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他作为当代台湾洪门组织的领导人,既是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管理学博士,又是海南体育大学洪拳客座教授,可谓学贯中西,文武双全,同时还坚持主张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不可分裂。充分表现出了洪门这一流传三百多年的社团组织在台湾的与时俱进,健康发展。二是他对目前台湾洪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有着非常清醒和明确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洪门作为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爱国团体之一,历经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都有洪门革命志士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撒热血的光辉过往。但今天也有部分洪门山堂思想守旧,未能与现代化接轨,也有不良分子打着洪门旗号作奸犯科,败坏洪门名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所以他提出了将洪门公益化,社团化和企业化的思路。

  宁波之行结束后,刘会长数次邀请我和致公党宁波市委会领导赴台湾参加台湾洪门的大型活动,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都未能成行。他来大陆比较频繁,有时会致电给我,虽然只是短短的问候,但也保持着默契。

  白发如新,倾盖如故。洪门昆仲,一见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