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王军:关于发展休闲农业促进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致公党青岛市委常委、青岛市政协常委、青岛市科协副主席王军反映: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休闲农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具有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就业、传承农耕文明、美化乡村环境等功能。 

  一、我省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主要是缺少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游发展的专项政策扶持等举措,对促进我省休闲农业的发展鼓励支持没有落到实处。 

  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引领。一方面,现有的休闲农业项目大多处于点状发展状态,缺少宏观布局规划和科学管理,且没有进行有效资源整合,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很多休闲农业项目并没有对当地的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盲目跟风、重复建设问题严重,难以体现本土特色,出现了一哄而起,层次不高、效益低下的现象。 

  三是农业文化深度发掘不够。很多休闲农业项目过分追求城市化景观建设,专注于人工景观的打造,失去了自然风味和乡土风情,难以吸引游客。同时休闲农业项目多数局限在采摘、农家宴、一般农村景观观赏等初级水平,缺乏对我省传统农耕文化、渔家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充分挖掘,能吸引回头客、走在全国前列的项目很少,缺乏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是高素质从业人员匮乏。我省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经营管理水平受限,服务不规范。生产经营过程中多只顾眼前利益,肆意掠夺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我省休闲农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宣传推广不全面。多数休闲农业项目由农村村街或企业独立经营,自身品牌意识淡薄,单打独斗现象较重,不注重抱团取暖,在宣传推广过程中难以“引进来”和“走出去”,只利用传统手段进行宣传,社会知晓度和认知度不高,品牌效益很难彰显。 

  二、以发展休闲农业快速精准促进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对休闲农业产业项目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发展特色PPP项目,给予以奖代补和贷款优惠政策,以促进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制订符合我省实际的休闲农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提升休闲农业的产业标准化水平。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搭建智力交流平台,借鉴欧洲、日本等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休闲农业案例,提升我省在全国休闲农业领域的知晓度。 

  (二)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结合我省现有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订我省休闲农业整体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我省特色自然生态资源和滨海一线旅游资源,打造精品休闲旅游路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应在规划指导下,注重把控市场需求,科学设计休闲农业项目,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增强项目的多元化和趣味性,避免盲目投资,实现精准发展。 

  (三)充分发掘农业特色文化。突破采摘、观光等固有模式,引导已有休闲农业园换代升级,注重设计有地方特色的农耕体验、非遗项目及乡土文化艺术展示等具有文化内涵的项目。注重保护性开发特色名居、历史村落等文化资源,充分展现历史文脉,整合文化要素,再现农耕文化等农业文化,增进传统文化和特色文明的有机结合。避免非自然、非传统生产方式,还原中华文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独特农业文化,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机制。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人才,充实我省休闲农业顶层设计及高端生产经营管理队伍,弥补高端设计和经营人才的不足。定期组织本地从业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和服务礼仪培训,以争取回头客为目标,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对项目经营管理人员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促进经营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五)统筹对外宣传推广。大力引进新媒体,合理利用各种传媒来加强对我省休闲农业项目宣传,不断扩大我省休闲农业知晓度和影响力。统筹资金和各种宣传资源,打造和推广我省休闲农业知名品牌,推动我省休闲农业的规模效应。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宣传展览会等活动,加强休闲农业产业经营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规模,增强竞争力,推动我省的休闲农业发展的品牌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助力我省的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就业、传承农耕文明、美化乡村环境,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