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公风采
徐利明履新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一起来了解下标准草书吧

6月12日,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代表会议在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徐利明被聘任为新一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

会议现场

徐利明被聘任为新一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

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代表会议全体合影

对于大众来说,草书属于一种比较难以辨认的书体。那么,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标准草书和标准草书学社吧!

一、草书还有标准?啥叫标准草书

草书是一种重要的汉字书体,种类繁多,不易掌握和辨识。

民国时期,有位大书法家叫于右任,他发现千余年来草书草法不统一的弊端,造成了一字多式,甲书乙不识,乙书甲不懂,人民大众难识难用,不易接受。于是他做了一项在中国书法史上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草书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

于右任说:“所谓标准,是拿古人的草书做标准的,是从先古圣哲千余年的演进当中,归纳出来有条不紊,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草法。广草书于天下,以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扬民族传统之利器,岂非当今急务欤!唯期以众人之所欣赏者,还供众人之用。并期经此整理,习之者由苦而乐,用之者由分立而统一,此则作者唯一希望也。”在草书标准化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草书“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原则,并对书写草书提出“忌交、忌触、忌眼多、忌平行” “四忌”原则,追求文字书写的繁就简,把草书逐步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程度,以《千字文》为底本,全面系统整理历代草书,从浩繁的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中,遴选出符合标准的字。书中字样绝大多数为名家集字双钩,个别字由于右任所书,最终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

标准草书问世后,在社会上特别是中国书法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靳志《题于右任标准草书四律》称其“假借近求非杜撰,形联巧构是天工”。沈尹默曾撰写《标准草书歌》,说它“美观实用兼有之”,表示“爱此标准草书名”……都称赞于右任创立标准草书对书法艺术的重大贡献。

《标准草书》是草书学习领域最重要的字帖,更是草书初学者的入门教材。1936年1月,于右任编著《标准草书》范本千字文一书在上海汉文正楷书局出版发行。至1964年,《标准草书》先后修订了九次,印刷了10个版本。仅上海书店以第六次版本为底本就印刷了60余万册。此书出版半个多世纪来,已远播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受到了国内外书坛的重视,对我国草书的普及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标准草书学社的前世今生

1932年,于右任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标准草书社,“整理那千头万绪,茫茫无所归的中国草书”,致力于草书标准化的研究。于右任亲任社长、主要工作人员有刘延涛、胡公石、刘海天、曹明为、李生芳、李祥麟、贾狱生、周伯敏、杨天骥等。1941年,于右任为向社会介绍和推广标准草书及理论研究成果,于同年12月1日创刊出版了《草书月刊》杂志(1949年停刊)。这是我国书法史上最早创刊的唯一专门研究草书的学术刊物,对振兴草书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46年标准草书社从上海迁至南京,社址设在南京宁夏路2号,开展工作至1949年6月。1984年,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宁夏文史研究馆馆长胡公石(于右任大弟子,著名书法家)倡议,经中央统战部批准,在北京恢复成立了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屈武任名誉社长,胡公石任社长。赵朴初、启功等任顾问。当时因胡公石在宁夏工作,中央统战部委托宁夏区党委代管,列编12人,财政全额拨款,隶属于统战部领导。1991年11月,因胡公石调江苏工作,经中央统战部负责人和江苏省委同意,中国标准草书学社随之迁往江苏南京,由江苏省委统战部代管,是带有统战性质的全国性书法文艺研究机构。2001年10月,聘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为草书社社长。2002年10月,中国标准草书学社聘启功为首席顾问;沈鹏、刘炳森为顾问;张海、何应辉、段成桂、钟明善为特聘专家;徐利明、言恭达、孙晓云为兼职副社长。

长期以来,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继承于右任创办标准草书社的宗旨及其学术思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研究与推广标准草书事业,开展学术与艺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新任社长的那些事

徐利明

作为一名艺术家,徐利明真诚处事待人,敢于说真话,没有人能把他“扳倒”,因为他是典型的实力派;作为一名致公党员,徐利明始终坚持以自己的专业来参政议政,是参政议政的行家里手,他有参政议政的金刚钻。其实熟悉他的人,都对他的发型印象深刻。他的发型很多年“一贯制”天生的几分卷曲,不长不短,统一向后梳,和他瘦瘦的脸颊相映衬,颇有一副高古之气和雅士风范。正如他的书法作品,宽厚质朴的点划与线条、明快爽朗的节奏与韵律、风卷残云的气象与豪气开张的意境。与其说这是一种生活习惯,不如说这是他对事业执着坚守的态度。

徐利明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他首先是一名艺术家。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是18个国家级文艺奖项之一,每三年举办一届,是授予在书法艺术创作、理论研究等领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其中,艺术奖的设立,旨在表彰50岁以上在书法篆刻创作及书学研究上取得相当成就和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书法家。2015年4月,徐利明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14年前,他以草书手卷《李白诗•草书歌行》荣获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唯一金奖。按常理说,一个人在所从事的领域取得了最高成就,理应歇歇脚了。但是,徐利明并没有就此停下继续探索的脚步。他说:“获奖是暂时的,事业是永远的。保持风格基调,不断有所新变,永不停止,决不定型。艺术无止境,学问无止境,而理想与追求亦当无止境!”

他还是一名学者。他撰写的《中国书法风格史》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全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点教材,被全国高校美术学专业普遍使用。2015年12月,该书获准作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由国家出资向全世界推介。这也是自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建立以来,第一部获准立项的书法学专著。与它一起被立项的,还有厉以宁的《中国改革发展之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等大家名著。《中国书法风格史》是徐利明37岁时完成的个人专著。1987年,徐利明向中国书法家协会申报研究项目,用了三年时间完成,1991年交稿。徐利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了中国书法风格历史发展的许多重要规律,提出了很多宝贵的观点,建立起了中国书法风格史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历史价值。专著一经付梓,书中的观点即被很多学者、专家所引用。

他在南京艺术学院任教,是一名书法教师。他的学生既有在校的硕士生、博士生,江苏省直级机关领导干部,还有《利明书法教程》的全国观众。2002年,徐利明应邀拍摄录制了30集《利明书法教程》,作为教育部卫星电视艺术教育节目,在中国教育台、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及网络视频常年播放。这份教程是他对艺术研究、书法教学、书法造诣等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融入了他丰富的学书心得和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各体与篆刻全能,巨制与小品兼工,学识与功力并进”的指导思想,以“悟内理于法度之中,开新境在陈式之外”为进取目标,先后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有300多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不少学生在各种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书法展赛中摘金夺银,成为当代书坛的中青年名家。

他还是致公党员和全国政协委员,是参政议政的行家里手。2010年5月,由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联文艺理论工作研讨会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徐利明应邀在会上做主题发言。会上,他把自己的思考和盘端出——文艺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可以“俗”,但这是通俗,而不是低俗,艺术家要坚持“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时过不久,中央提出文艺创作要反“三俗”的号召。作为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徐利明提出在致公党中央的品牌论坛——中国发展论坛上也关注一下文化问题,他的建议得到致公党中央的赞同。2011年11月,由致公党中央和江苏省政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发展论坛——书法传统与当代人文修养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共邀请了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其中有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有全国人大代表,有党政军领导,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哲学家、作家、教育家、民俗学者、文博专家、画家、雕塑家,有演艺界明星等。“作为一名致公党内的艺术家,要紧紧扣住作为一名致公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角色,不忘自己参政议政的使命和担当,而不仅仅是一名只知道写字搞创作的艺术家。”

他还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他曾积极响应中国文联发起的朝霞工程,为西部开发培育有文艺天赋、就学困难、品学兼优的贫困儿童资助培育金;多次为希望工程提供经济资助;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还积极筹划组织和参与书画家作品义捐、义拍活动和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省、市文联等多方面的赈灾义卖活动,获得致公党中央授予的“5•12抗震救灾突出贡献奖”。

他以一名艺术家、一名致公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致力为公,不求虚名。“做了有益于社会和谐的善事,这是应该的,为什么还要吹嘘呢!真心做好事是不需要夸大宣传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草书学社履新,既是肯定,也是挑战。徐利明热爱他的事业,他还将继续求索!

徐利明作品欣赏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