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贵州
贵州省政协委员罗巍:挖掘外部新动能 推动贵州大开放

 

     7月30日,“省长与省政协委员座谈会”在贵阳市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就委员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会上,罗巍等8位委员围绕保就业、保市场主体、扩大对外开放等提出意见建议。

  

“贵州作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应充分挖掘外部资源,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形成大开放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罗巍代表致公党省委发言,建议挖掘外部新动能推动贵州大开放。他说,目前贵州省开发利用侨务资源、开发利用留学生资源、园区聚集外源动力和陆海新通道运力均有不足。

  

截至2019年,贵州省及在黔投资、工作外省人士共有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50万余人,涉及120多个国家(地区);贵州省有海外侨团近60家,与80多个国家(地区)的500余个侨团建立了联系。截至2019年底,贵州省来黔留学生5504人次;贵州留联会成员1730余人,千人留学计划培训3253人。
对此,罗巍建议:
挖掘侨务资源,构建开放新机制。由经济园区(开发区)等按照统一分类标准采集信息,依托政务平台搭建侨务资源信息子平台,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人华侨提供非涉密经济信息和中国、贵州省的法律、法规信息。挖掘贵州省产业比较优势,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优势,支持相应行业协会、企业与对口或相近的海外侨团对接,开展境外园区建设合作和产业对接。
挖掘留学生资源,培育开放新优势。建议建立来黔留学生校友信息平台。由教育部门牵头建立留学生校友信息平台,开展联系工作并关注其毕业后的事业发展,探寻与其所在国的经贸、教学科研等合作机会。发挥归国留学生科研团队优势。以他们为纽带拓展贵州参与国际创新活动的平台,通过联合研发、定向研发、技术收购等迅速切入创新链的高端环节。
挖掘省内园区资源,搭建开放新平台。发挥贵州境外商务代表处的“桥梁”作用,以贵州省“1+8”开放平台为依托,培育一批国际合作园区。探索在东部对口帮扶城市建立反向飞地产业园,使之成为各市(州)人才孵化、产业创新、产业承接等的综合平台。实现综保区差异化发展。
挖掘陆海新通道资源,形成开放新合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国家重要的对外开放战略。建议加强新通道合作互联互通。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并出台统筹规划省内通道布局的实施方案,争取与其他沿线省份达成“统一标准、分段补贴”协议,推动货运中转、集拼加挂常态化。向中铁集团公司争取参照中欧班列的运价优惠。推动新通道信息共建共享,支持新通道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转自:多彩贵州网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