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致公党大连市委员会
大连政协文史馆于2019年10月29日建成开馆。文史馆是我市一个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政协文史馆展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充分宣传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及其实践成果。
政协文史馆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大连历史、感受城市变迁、体悟协商民主的文化场所,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受众面比较单一、宣传覆盖面不够宽等问题。从目前来看,参观人群主要是政协和全市各党政机关、民主党派,普通群众参观者较少,文史馆在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待提升。
为此,建议:
(一)扩大受众范围,提高知名度。“既面向政协,又面向社会”应该是政协文史馆的基本定位,向社会宣传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时代政协文史馆应该发挥的作用。为此,政协文史馆的受众范围应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让群众了解协商文化和人民政协历史,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议充分发挥市政协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积极吸引大连市、辽宁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提高政协文史馆知名度。
(二)积极申请教育基地授牌,扩大影响力。应积极向省政协、全国政协申请教育基地授牌,积极向省委统战部、中央统战部申请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授牌,从而扩大政协文史馆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三)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增强生命力。政协文史馆不仅仅是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的新形式,更承担着宣传和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其实践成果,宣传和展示大连市政协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宣传和展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的成果的重要任务。建议邀请业界专家学者针对政协文史馆的发展定位进行研讨座谈,力争在全国政协文史馆系列中突出特色,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要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最新精神和实践成果及时进行完善和提升,致力于打造基本政治制度宣传教育基地,从而增强政协文史馆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四)加大馆员选聘力度,保证可持续发展。文史资料工作的关键在“人”。要重视聘请馆员,尽最大努力团结有‘德、才、望’的文化名人,有较高学术造诣和艺术成就、有较大社会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文化人士,充分发挥馆员的专业优势,在文史研究、存史资政、参政咨询等方面贡献智慧。要与党史、档案部门合作,加大资源整合,互为补充,借助文史专家的力量,发挥政协的作用与影响力,通过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展示与利用,共同肩负起保护历史记忆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