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岩:用良好的创新生态释放民营经济活力
受各种因素影响,2016年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幅度骤降至3.1%,此后伴随宏观经济好转以及在国家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励下,2017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名义增长6.0%,但是与2015年10.1%的增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可见,良好预期并不能立即改变民营经济准入严、成本高、转型难、融资贵的现实状况,激活民营经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打消民营经济发展顾虑,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释放民营经济的活力,关键在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政商间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首先,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需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创新规律。政府应彻底摒弃“官本位”“上下级”的观念,重新完善职能定位,从市场“指挥者”退居到“观察员”的角色,跳出市场看市场。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做的交给市场和企业,让最优质的生产要素开放性流动,自由交换,始终处于最高效的生产关系中,提高社会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市场和政府间形成自愿、平等、协商的交易关系。
其次,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需要优质的产业制度政策和创新平台支撑。尊重规律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对于政府,要尽快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引入国际国内的先进创新理念,积极与市场和企业对接,时刻注意市场中的特殊问题,在企业不愿投入、进入的领域加以引导,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大专利制度和产权保护力度,防止因“搭便车”行为造成的市场失灵和效率低下。对于企业和市场,要在产业制度政策的指导下,按照“专精特新”的发展思路,注重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科技平台、协同共享,不断产出行业认可度好、消费者评价高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