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王玉杰:关于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重要标志。充分发挥乡村各类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打造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新业态,对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 

  我国各地乡村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作用已经显现。但是还存在一些制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矛盾:第一,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盲目重复建设现象。乡村旅游缺少总体布局,存在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现象。多数项目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建设标准低、层次低,大多是在原有基础设施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第二,产品类型单一,特色不突出。以自然观光和“农家乐”餐饮服务为主要产品,对农业功能、农村文化、农村生态等资源开发不够,发展形式单一。体验型、休闲型、度假型乡村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游客参与性不强,服务功能单调,且开发层次低,特色不明显,文化内涵相对缺乏,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第三,管理滞后,服务水平较低。管理体制大都是家族式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缺乏专业的管理、策划、经营、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员工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培训,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第四,资金投入不足,配套服务设施滞后。产业投融资渠道不畅,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娱乐设施、购物环境、交通设施、卫生设施等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交通连接度不高、农户周围环境状况较乱、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较为落后、配套功能不全,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同时这一产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推进。建议: 

  1.突出规划先行引领。研究制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引导各地高起点、高品位、有规模、有特色地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示范区规划设计要彰显个性,突出特色,保护原有风貌和生态文化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防资源破坏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2.突出政策扶持引导。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农民主体的原则,健全和完善有关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市场宣传促销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乡村旅游农户和经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和担保支持,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或贴息,并用小额贷款支持乡村旅游经营户;引导和鼓励中介组织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权益抵押等担保形式。 

  3.突出发展机制创新。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成专业旅游公司;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引导大集团、大公司等工商资本投资开发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宾馆托管模式,积极引进星级旅游宾馆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走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各类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改变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4.突出旅游产品开发。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吸引游客反复游玩的重要因素。精心策划和开发游客参与性强、具有体验趣味的旅游产品项目,让游客通过“品乡村饮食,住乡村屋舍,体农艺耕作,享乡村习俗”,最终得到返朴归真、恬淡安适的心情。深入研究和挖掘各地历史文化内涵,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领乡村旅游品质,走自然生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商品文化、民俗民间文化融合之路。注重搜集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等资料,让游客边听故事、边赏原料和烹饪工艺、边品尝美味佳肴。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