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王秀凤:提升餐饮具集中消毒产业规范化水平的建议

随着餐饮单位及消费者对消毒餐具的需求越来越多、安全卫生意识越来越强,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应运而生。目前,我省纳入卫生健康部门监管的持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381家,在有效解决餐饮店餐具消毒难题,提高餐饮具卫生质量、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小。小型企业多,规模经验少,部分企业属于家庭作坊式模式,普遍存在选址和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不齐全,人员流动性强文化水平安全意识低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以东营为例,全市纳入监管的持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26家,总计生产能力9.36万套/日,除广饶街道工业园永洁餐具清洗服务中心外,其他单位日生产能力均不足1万套,最小的仅为200/日。特别是部分企业分布在城郊结合部或城中村,周边环境恶劣生产经营场所隐蔽,依然存在无证经营行为在逃避监管同时,以低价位抢占市场,挤压合法企业的生存空间。

二是准入门槛低。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许可制度已被取消,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只需取得工商注册登记即可生产经营,选址、布局、消毒与灭菌设备、工艺流程是否合理,监管部门无法实现了解和掌握,事中事后监管难度大。

三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目前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基本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消灭了手工操作,但是部分单位对国家标准和餐饮具集中消毒规范不清楚,个别企业对消毒灭菌方法、洗消剂使用剂量、消毒时间和温度、清水冲洗等关键点的控制理解掌握欠缺,生产操作不规范,消毒效果难以控制。同时,企业自检设备和能力不足,70%的单位已经自建了实验室购置了检测设备,但因缺少检测人员、受技术能力限制等,企业自检多是以大肠菌群检测为主,基本不检洗消剂残留量;因受利益等因素影响,自检及外送检测频次少,个别企业难以做到批批检测,出厂检验形同虚设,造成部分餐饮具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为此,建议:

一、促进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集约化发展。建议推广有关地市的经验,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鼓励小散单位兼并、重组,形成规模效应,实现集约型科学发展模式。对企业开办者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在选址和厂区规划、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加强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升级设施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企业规模和档次,推动餐饮具集中消毒产业规范化、现代化、制度化发展。打破地域界限,1个地区重点扶持12家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辐射周边12个地市,形成聚集优势,提升集中消毒餐饮具安全水平。

二、发挥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自律作用鼓励各市成立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引导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促进行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加强企业、行业、社会、政府之间的沟通,提高行业号召力和社会公信力,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卫生洁净的餐饮具。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餐饮具集中消毒规范、安全。

三、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重点检查单位选址、布局、消毒工艺流程、生产用水、设备、使用的消毒产品,以及消毒餐饮具的产品包装和标签内容等。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卫生、市场监管、公安、环保、规划建设等各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配合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定期通报信息等方式,及时沟通信息,逐步建立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的长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行业规范化水平水平。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