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山东
蒋吉英:推广“青岛模式”加强遗体(器官)捐献宣传力度的建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不仅是医学研究、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目前我国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仍还处于起步阶段,器官捐献率远不能满足移植需要,大多数医学院校均面临研究标本不足问题这一问题在中小城市表现更加突出既有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原因也与宣传工作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按照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5 ,红十字会负责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宣传推动、报名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人道救助等工作。近年来,青岛市红十字会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遗体及器官捐献的宣传引导,收到了很好成效2015年至2018年,青岛市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数量逐年增加,被国内器官移植学界称为“青岛模式”。建议推广青岛红十字会经验,加大遗体及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力度,推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一、设立统一的纪念日。2016年开始青岛市把每年的330日确定为全市红十字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日。这一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医学院老师和学生代表、医院医护人员、捐献者家属、受捐者代表以及中学生,集聚在奉献林,向捐献者表达敬意和哀思。建议设立统一的遗体(器官)捐献纪念日,各地同时开展宣传活动,扩大影响。 

  二、创新方式,努力提高知晓度。借鉴青岛打造“器官捐献宣传专列”的办法,集约利用线上线下媒体资源,推出遗体(器官)捐献公益广告宣传片,利用移动平台,加大遗体器官捐献的公益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遗体(器官)捐献,认识捐献的重要性。 

  三、完善工作流程,充分体现透明度和人文关怀。建议遗体(器官)捐献由专门医疗机构或专门医师团队开展,从捐献仪式、遗体(器官)利用、告知等各个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每一位捐献人建立专门档案,让家属感受到对逝者的尊重和工作的规范、透明,推动遗体器官捐献工作。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