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青少年学生预防工作,历来受到国家和社会关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明显呈现高发、低龄化、严重化趋势,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仅在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就分别达36.5%和65.3%,其中八年级学生重度不良比例超过30%。由之可见,落实总书记指示,构建青少年学生近视综合防治体系刻不容缓。
预防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更多细节问题上作出改变,让防控工作真正有抓手、能落地、见实效。建议:
一、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详细可行的青少年近视防控实施方案
建议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目标,明确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责任,建立切实可行、富有长效性和开创性的评议考核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医院及各类“爱眼”组织积极行动,制定同步方案,主动担责
做好青少年健康用眼、护眼方面的知识普及,对各类眼疾防控方法进行科学指导。积极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做好宣传工作,定期为青少年学生检查视力,建立视觉健康档案,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尽早跟踪干预,努力减少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
三、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制定出科学、长效的制度
学校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用眼观念、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落实。从关注每一处细节开始,如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和条件,在教室里增加灯管,安装遮阳窗帘;在宿舍里增加灯光亮度,延长亮灯时间等。监督学生看书学习的姿势,合理安排课程与活动,严格落实眼保健操制度等。
四、倡导制造企业进行一场“手机革命”
鼓励相关电子制造企业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在产品屏幕设计上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以保护视力为基本设计出发点,研发适当距离感应技术,防止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