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号
收藏本站
热门搜索:
党史
100周年
万钢
大调研
两会
首 页
中央要闻
地方要闻
专题活动
履行职责
自身建设
专门委员会
致公简介
资料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要闻
>
上海
【全国两会】根植现实 立意高远——张恩迪在讨论《民法典(草案)》时是这么说的
文章来源:
作者:
添加时间: 2020年05月29日
张恩迪(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致公党上海市委主委
)表示:
当前,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纵览民法典草案,感到此举立意重大、民法典草案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初学之余,谈3点肤浅的认识,以便自己进一步深化学习:
1. 民法典草案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弘扬中华文明传统。
如草案的婚姻家庭编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草案创立了“离婚冷静期”这样的制度来应对轻率离婚的现象;民法典草案又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体现了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的价值归属。提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对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空间、活动和信息的私密性保护,则体现出有时代特征的鲜明态度。
2. 民法典草案还体现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理念,鼓励我们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有效惩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侵权行为,草案设立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并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这些规定均体现了本草案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价值追求。
3. 对产权的保护将激发和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
民法典草案在保护产权上引入平权概念,确立了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这些规定对推动形成崇尚创新、鼓励创造、保护产权的社会环境大有益处,也为打造稳定、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循的法律保障。
我认为这部饱含人民意愿、中华文明精粹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界碑,也将成为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期盼它早日颁布。
上一篇
|
下一篇
友情链接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中国侨联
中华海外联谊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全国工商联
中国政协传媒网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中国网中国政协频道
团结网
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
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
致公党天津市委员会
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
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
致公党福建省委员会
致公党广西区委会
致公党云南省委员会
致公党四川省委员会
致公党江苏省委员会
致公党浙江省委员会
致公党安徽省委员会
致公党山东省委员会
致公党辽宁省委员会
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
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致公党贵州省委员会
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
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
致公党河南省委员会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