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要闻 > 上海
【全国两会】马进委员:“亮瞎眼”的道路监控补光灯,请再柔和一些

  很多驾驶员都有着这样的感受:一些路段监控摄像头旁的补光灯亮度过强,对夜间行车造成了干扰。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马进的提案,就关注到这个问题。

 

  有过夜间驾驶经验的司机都知道,强光照射会导致司机眼睛暂时性“失明”。据公安部统计,发生在夜间的交通事故,与滥用远光灯有关的占三到四成。而近年来,与远光灯一样能产生强光的监控补光灯,在道路上越来越多。马进说,这些补光灯安装在监控摄像头旁边,有的频闪,有的持续点亮,对夜间抓拍过往车辆信息起到辅助作用,但同时,安装不当的补光灯也常常带来光线过亮、影响驾驶安全的隐患:“我这个是提了一个比较‘小’的问题,其实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状况,很多人都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看解决的不是很好。”

  就在前几天,记者乘车沿着沪太路,从中环行驶到内环高架,几公里的距离,至少遇到了三组非常刺眼的监控补光灯。据了解,我国《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中有关于机动车道照明标准值的规定,但这是一个行业推荐标准,并且其中并没有针对监控补光灯的照明做出专门的界定。为此,马进在提案中呼吁,将目前的行业推荐标准上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并根据实际拓宽这个标准对于监控补光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加大对建设和使用领域的监管,各部门打破壁垒、联动监管:“包括公安、其他的一些建设部门、交通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其实都应该联动起来,就是发现有这样的过亮的可能影响到驾驶员视线的补光设备,都应该进行这个监管。”

  马进在提案中还谈到了另一种思路:更多地采用弱光摄像头监控设备:“因为补光强一点,对镜头的要求可能就低一些,它可能便宜一些。但是如果要是镜头它本身的能力比较强的话,补光就不需要这么亮。”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