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天地
践行同心思想 提升参政党履职能力

  胡锦涛在2011年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同心”思想的提出,进一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士“同心”合作经验,进一步明晰了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事业“同心”价值追求,同时对各民主党派进一步激发爱国奉献、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同心”履职本领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参政党,必须把领会“同心”思想内涵、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作为践行“同心”思想的重中之重。

  (一)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与执政党在理想信念上同心同德,进一步强化履行职能的政治责任

  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是一个参政党的政治灵魂,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基本立足点和核心动力。我们要自觉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履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用“同心”思想指导履职能力建设,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履行职能的思想政治基础,自觉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努力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二)坚定不移地在目标上与执政党执政兴国目标同心同向,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参政议政工作是民主党派践行“同心”思想的实践基础。当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类思想智库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如何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准确把握社情民意,当好执政党的“智囊团”;如何提高调研成果的新意、创意和实用性,真正提出真知灼见;如何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参政议政和调研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成为参政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提升参政议政能力,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善于紧跟热点问题,善于抓住重点问题。深入了解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安排和近期重点要开展的工作,深入了解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苗头性、倾向性和群众普遍关心、舆论高度关注的问题,从中选取适当的切入点开展研究。当前,江苏正处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按照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的工作要求,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完善调研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务实可行之言,谋科学发展之策。

  提升参政议政能力,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省市联动与内外联合,增强工作合力。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省市联动,分工协作,成果共享,逐步完善重点课题省市联合调研机制。定期组织一些重大课题的调研工作座谈会和成果论证会,组织长期办理提案的跟踪调研,广泛发挥行政和学术专家的作用,邀请本党内外专家学者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座谈研讨。通过举办和参与各类论坛,拓宽同本党各级组织、政府部门、党内外专家之间的联系和渠道。加强参政议政人才库建设,定期聘请党内外专家担任参政议政工作顾问,壮大参政议政工作“智囊团”。

  提升参政议政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第一,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应以增强政府实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人员、后备干部等骨干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为重点,通过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培养参政议政大局观,通过提升合作共事能力提高参政议政效率,通过提升组织协调能力改进参政议政工作方法,充分依托党内、党外资源,形成针对不同层次党员的长效培训机制。第二,建立参政议政骨干培养机制。建好本党参政议政专家人才库,记录党员参政议政经历,在党内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荐政府实职人员、大人代表、政协委员、特约人员等方面,优先考虑参政议政能力强、贡献突出的党员。一方面,可以提高相关岗位人员的履职水平,有利于骨干成员在参政议政一线平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保护其工作积极性。第三,采取适当标准,建立参政议政激励机制。

  (三)坚定不移地在行动上与执政党同心同向,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为侨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践行“同心”思想的具体行动。“致福工程”是中共江苏省委直接关心支持、由致公党江苏省委倡导发起的重要工作,也是我省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通力合作的典范。践行“同心”思想,就是要抓住“致福工程”品牌不断拓展推广的有力时机,不断注入新的品牌内涵,以推动农村信息应用、建设幸福农村为主要内容,力争在推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文明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实现以“品牌树名牌”。

  海外联络工作是本党践行“同心”思想、促进“侨海”同心的特色工作。践行“同心”思想,就是要在国家整体公共外交框架下,积极发挥致公党“侨”“海”特色,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海外侨团侨社及代表性人士的联络工作和归侨、侨眷、留学人员的服务工作。大力实施“侨海同心报国行动”,抓好“引凤工程”,为更好地育才、引才、聚才贡献力量,实现以“特色树品牌”。

  (四)中共党委、政府部门要为民主党派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

  一是为扩大民主党派知情面创造条件。要规范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对口联系,加大联系制度,做到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定期听取工作意见,定期交流工作体会。要为民主党派开展调查研究等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完善调研计划,充实调研专家队伍,落实调研考察单位。二是为提升民主党派干部工作能力创造条件。采取干部交流、提供挂职岗位等手段,提高民主党派干部参政能力。三是积极在财政拨款、人员编制上对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给予充分支持。

本网站由TRS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