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主要内容的“同心”思想,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境界、目标和价值追求,反映了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和凝心聚力的根本任务,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心”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对民主党派的宣传思想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的工作内容。当前,如何发挥“同心”思想的实践指导作用,以“同心”思想引领宣传思想工作成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的一项新课题和新任务。
一、以“同心”思想引领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深刻领会“同心”思想的本质要求,引导广大致公党员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进一步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的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利益结构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个体思想活动一致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发展特征日益明显。民主党派成员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共识不断巩固,但同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愿望诉求也日益多样。坚持“同心”思想,实质就是通过求同存异不断增进一致性、包容多样性,使各种意见在统一共识基础上相互借鉴而不对立、各种诉求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相互尊重而不冲突,从而实现和谐共赢。这样,面对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复杂形势,广大党员能以“同心”的立场正确看待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当前各党派成员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致公党为例,党内“60后”以及更小年龄的成员占绝大部分,换届后不少年轻同志也走上了各级组织的领导岗位,这些成员没有老一辈与中共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亲身经历,易受网络化条件下表面的“西方民主”所诱惑、蒙蔽。坚持“同心”思想,要认真组织成员学习党史,以历史“同心”推动思想“同心”,在政治交接过程中使年轻新一代继承并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以“同心”思想引领宣传思想工作,重点是要确立“宣传务必服务于发展”的工作定位,围绕中共党委和本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广大成员凝心聚力促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宣传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才会有生命力。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一定要保证党员思想健康稳定,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思想工作,把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十八大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要围绕本党的中心工作,自觉地为高质量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拓展参政党发挥作用的舞台,使宣传思想工作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近年来,致公党江苏省委先后启动实施了“致福工程”和“引凤工程”,这两项品牌工程不仅是致公党践行“同心”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致公党省委根据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重点确定的工作中心。宣传工作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这一工作中心,提前策划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不仅有力扩大了“致福工程”、“引凤工程”品牌知名度及本党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效凝聚了党心,激励了更多的党员和基层组织投身这两项工程,目前省直高校各支部投身“引凤工程”参与率高达60%以上。
三、以“同心”思想引领宣传思想工作,要以人为本树立“大宣传”的理念,通过身边的典型、各项党务工作开展宣传,增强党员的向心力。
“大宣传”的理念有三层含义:其一,每项党务工作都是宣传思想工作的载体。宣传思想工作虽然有独立的部门在抓,但其工作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各项工作密不可分,可以说,每项党务工作都是我们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这是对党员最直接的教育,也是对本党组织最实在的宣传。其二,要以人为本把每个“身边的典型”都看成宣传主体。宣传思想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民主党派成员一方面知识层次相对较高,思想活跃,爱思考,有主见、有个性;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和党员相对分散。因此,提高“同心”宣传的质量,必须以人为本充分了解成员的思想动态,适应党派成员的特点,深入挖掘基层组织和党员的优秀事迹,以“身边的典型”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这些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员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员,对致公党的宣传也是无形的。第三,加强联动,贯通上下、统筹内外两种宣传资源。一方面纵向整合党内资源,树立上下一盘棋的理念,加强中央、省、市联动。另一方面横向整合党内党外两种资源,在用足用好本党已有内刊内网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党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