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煤改电”工程的几点问题亟待关注和重视

   

   致公党岳阳市委办公室主任严宏反映:从2001年开始,北京试点首都核心区“煤改电”工程,2003年正式启动,至今北京市“煤改电”工程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26.4万户居民告别烧煤取暖的日子。这本是一个政府财政出资的惠民工程,却每年都会遭到部分居民出于不同原因的抵制,其中包括取暖效果下降、与变电站为邻、缺少消防验收、环评瑕疵、补贴发放延迟,甚至沟通障碍及改变生活方式带来的烦恼。同时,煤改电后,空气治理效果不佳、居民用电量激增、能源供应压力增大等问题,亟待引起关注和重视。

  一、煤改电后空气治理效果不佳。虽然以同一单位热值计,直燃煤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是发电用煤的2.25倍,烟尘排放强度是发电用煤的6.75倍。然而,由于企业“煤改电”工程并未与居民“煤改电”工程齐头并进,其它大中城市的“煤改电”工程也未起步,北京的雾霾情况并未得到改善,2013年冬季的雾霾情况依然十分严重。

  二、煤改电后燃煤总量反而有所增加。电是比煤更高级的能源形式,在我国,火电占发电总量的80%以上,而燃煤又占火电的80%左右。燃煤发电中已包含了一次损失,假设发电厂的热效率是70%,用电比用煤先期就扣除了三成效能。为达到和燃煤同样的取暖和工业效果,在全国范围内的燃煤总量至少增加三成以上。建议国家考虑煤炭的总量控制。

  三、煤改电后西部环境压力增大。煤改电工程的推进将加快产业转移步伐,高污染和火电企业将陆续转移到西部偏远地区,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西部的生态和环境容量都将存在风险和隐患。

  为此,建议:

  一、加快企业煤改电步伐。当前,煤改电的主要对象为居民取暖厨炊的燃煤,其使用量只占直燃煤的一部分,更大部分来自于冶金、造纸等工业燃煤小锅炉。要加快位于核心城市工厂的煤改电步伐,将燃煤改用电能或天然气,或实施整体搬迁工程。

  二、推进西电东送工程。建设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优势的特高压电网,加快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建设,变输煤为输电,将西部、北部的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西南水电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到中东部地区。

  三、减少燃煤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采用燃煤火力发电绿色环保技术,如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大幅度提高燃煤转化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研发和生产能在高温高压等苛刻环境下运行的特种金属材料,使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实现大范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继续实施“上大压小”,全面开展燃煤机组的脱硫脱硝脱尘改造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供应数量和质量,增加常规天然气产量,积极推动煤制天然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生产。

  四、改善能源机构,发展清洁能源。要选择以核电替代部分煤电,改变目前核电发展缓慢的局面,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达到5%以上。积极开展秸秆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规模化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海上风电发展力度。研究制定光伏发电项目用地面积核定办法和审批程序,尽快出台操作细则,规定分布式电站电价及电价补贴流程。稳步提高电网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能力,加快培育清洁能源应用市场发展。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