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汉族学生不愿回新疆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致公党长沙市委秘书长枭燕,致公党参政议政处处长欧阳明反映:目前,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自2000年举办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年招生规模由2000年的1000人扩大到2012年的8330人,累计完成135.13万人的招生任务,在校生规模达到2.7万余人。内高班是国家为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为新疆培养优秀的各族人才所采取的重要优惠政策,国家每年为此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内高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一是内高班学生大部分是汉族学生。长沙市周南中学新疆班(长沙重点中学)每年从吐鲁番地区通过公开考试,招录地区靠前的60名初中毕业生,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成绩大部分不如汉族学生,因此周南中学每年的内高班学生大部分是来自新疆的汉族学生,比率占到了80%以上。二是内高班学生大部分倾向报考内地大学,且更愿意留内地工作。内高班学生回原籍参加高考,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周南中学新疆班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垄断吐鲁番地区高考前30名。由于成绩优异,大部分可以考上内地的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们也不愿再回新疆工作。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这些内高班学生大多是第三代新疆人,其祖父、祖母基本上是50年代援疆的内地人,其家庭认为新疆不稳定,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回内地工作;二是新疆相对内地经济落后,汉族学生本人也希望到内地工作,以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内高班的汉族学生大多不愿意再回新疆工作,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考上内地的高校,从而留在内地生活和工作。

国家举办内高班目的是借助内地的优势教育资源为新疆培育人才,但客观上却造成了内地对新疆优质人才的吸纳效果。据统计,近20年来,新疆人才流失达20多万,其中高级教师、学术带头人、技术创新骨干、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达10万人。新疆近年每年考入内地院校的4万多名学生中,毕业后返回的仅占27%

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汉族学生不愿回新疆工作,一方面将造成新疆人才的匮乏,影响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维护新疆的稳定需要一定数量的汉族人口的存在,汉族学生的离疆工作趋势,长远上将影响新疆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为此,建议:

1、国家和新疆对此问题要高度重视,建议出台一些配套政策鼓励内高班学生高等院校毕业后,回新疆工作。比如对内高班学生将来回疆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给予安家补贴或其他奖励。

2、加强教育和引导,内高班学生大多为15-18岁年龄,人生观都在形成过程中,举办内高班的内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鼓励内高班学生长大后积极投身新疆的发展和建设。

3、新疆教育、人力资源等部门要关心和追踪考入内地院校的新疆学生,及时通报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业政策和人才需求情况,积极鼓励、协助从内地院校毕业的新疆学生回疆发展。

4、内高班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等因素一般在高等院校毕业后都回新疆工作。建议内高班招生时适当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由于学习上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不如汉族学生,建议内高班对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分开录取。比如将内高班录取名额分开,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各占一半名额。

 

湖南省政协社情民意20131122日第280期(总1771期)采用,获长沙市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二等奖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