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湖南省长沙市委党员欧阳明建议:加强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合作

  致公党长沙市委参政议政处处长欧阳明反映:当前大陆正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工业正在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转移,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而培养高水准技能型人才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大陆的职业教育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教育,即以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等学历教育为主,没有形成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存在中职教育招生难,高职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教育体系不完备,校企合作面临瓶颈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台湾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效果好。其在办学经验先进,职教体系、办学设施、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但台湾职业教育业存在教育资源过剩,生源不足等情况。这说明两岸职业教育有很强的互补性。大力开展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必将能实现两岸教育的合作共赢,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推动两岸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包括职业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校企专兼职师资的协作,跨学科教学的协作。

  2、大陆职业教育一般只延续到高职专科阶段,台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包含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实施了普高与高职平等并列的双轨制。这种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台湾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教育的支持。建议借鉴台湾职业教育经验,从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出发,构建符合实际的、包括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学位-博士职业教育系统性的体系,形成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3、目前,台湾尚未开放大陆职业院校学生去台就学及承认学历,对两岸职业教育形成阻碍,建议两岸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出台措施鼓励大陆高职院校与台湾高职院校对接办学,推动大陆高职院校专科生去台接受本科教育。

  4、互相开放职业院校教师进行学习和互访,推动两岸教师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建设及院校办学模式交流。

  (该文被湖南省政协《社情民意》2014年第162期采用)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