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关注致公党福建泉州市委集体提案《关于我市实施“精准扶贫”的几点建议》
1月19日,泉州网报道了市两会一开幕,“精准扶贫”成了热门话题。并报道了市委会围绕这一主题建言献策,并对原文做了转载:
致公党福建泉州市委员会建议,加大技能培训,及时发现有成效、有实绩的脱贫户,在养殖、种植方面切实帮助多扶一把、再送一程,防止“漫灌式”的低效率“撒盐”,注重实效。对有条件、有决心、有可行性想法的贫困户,提供一定量的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持续发挥、调动县、镇扶贫基金、慈善基金,以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作用,结对扶贫,在关键节点上发挥助力、兜底作用。对贫困户子女求学、求职过程多些支持、关注,及时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让其下一代有机会、有能力撑起家庭大局。
致公党员、市政协委员潘国全认为,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要做到“三个精准”。一是底数精准。对全部农户做到户户上门、户户见面,通过调查问卷、调查表册和座谈交流等方式,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具体掌握每家每户基本情况、收入构成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流程精准。摸底结束后,根据县乡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组织评议,以农户人均收入为基本标准,以摸底情况为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召开村级民主评议会,确定初步对象。村级民主评议结束并进行公示后上报乡镇进行审核,由乡镇党委政府审核确定贫困户并再次进行公示后报县扶贫办复审确认。三是对象精准。通过全面摸底、村级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等程序,最后确定出全村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