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情浓 实现我们的梦——缅甸福州三山同乡会返乡寻根纪实
蔚为壮观的闽江三桥,美不胜收的鼓山风景,历史悠久的昙石山文化,风景秀丽的江滨公园,日新月异的市容市貌……家乡的一草一木让缅甸福州三山同乡会返乡寻根团的乡亲们无不触景生情,在六天紧张的行程中,真可谓目不暇接,他们感慨万千:“第一次回到家乡,感觉就象在做梦,福州这么多亲人和我们手相牵,心相连,我们一定会把这几天在故乡的所见所闻带回缅甸与家人一起分享!”。
2005年8月18日至23日,致公党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州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福州市委主委黄双月,致公党福州市委副主委林大华,以及本党市委会机关干部和本党党员们无不以浓浓的真情,陪伴着寻根团团员们在家乡寻根的日日夜夜。此次缅甸三山同乡会一行80人的返乡寻根团抵榕进行寻根活动,是由致公党福州市委会与缅甸福州三山同乡会共同发起并由致公党福州市委会首次主办的。以缅甸福州三山同乡会会长、缅甸国家贸易部海外展览会主任、缅甸国家全国羽毛球总会会长张文钦先生为团长的缅甸福州三山同乡会返乡寻根团,经仰光从昆明入关,北上北京转南京,经无锡、苏州、杭州、上海后,终于到达了祖籍地福州,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才21岁。当致公党福州市委会机关干部们以真诚的笑脸迎接他们时,他们全无陌生的感觉,激动与兴奋无不表露在每个寻根团员的言谈中,亲情常常化作彼此间相互的柔情,一种回到故乡的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此次活动受到福州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福州市人大侨台委、市政协港澳委、市侨办、市侨联的领导和负责人亲切会见了返乡团的全体团员;闽侯县委、县政府也宴请了返乡团一行,并介绍了闽侯县的招商情况。在接待活动中,中共福州市委统战部许云副部长的一曲《小城故事》,唱出了海外赤子们一颗颗爱国爱乡之情——“树若无根,必趋枯萎;人不知根,愧对祖先”。为了让返乡寻根的乡亲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故乡,致公党福州市委会还精心安排了一场座谈会,让他们与在榕工作生活的60多位缅甸归侨座谈。返乡团员们的先辈为了生计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缅甸这块古老的土地,生活了近一个世纪,繁衍了几代人,见证了缅甸国家的历史和发展,成了缅甸国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随着岁月的流逝,儿时祖国的音容业已淡存,现在他们回到家乡就是要圆一生返乡寻根的梦想。在洋溢着浓浓乡情的大会议室里,大家发言踊跃,普通话、缅甸话、福州话此起彼伏;亲情、乡情、友情交织在一起,尤如一幅幅感人的画卷;寻亲、问候、拉家常,大家相互勉励,合影留念。座谈会的时间一直延续到夜幕降临,在依依不舍中寻根团团员与在榕缅甸归侨们才不得不告别离去。
据张文钦会长介绍,旅缅的福州乡亲第一批移民已经在缅甸生活了一个世纪,现在年轻的一辈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了,此次回榕的第二代华侨大多年近古稀,虽然很多人仍依稀记得五六十年前家乡的容貌,为了使乡亲们能在有生之年“圆回乡梦”,解“思乡情”,此次的寻根活动,获得了缅甸华侨华人的积极回应,短短时间,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乡亲达250人次,为安全起见,首次组团人员限制到80人,其中70人是老一辈的福州人。有了这次组团的成功经验,缅甸福州三山同乡计划来年再组织更多的福州乡亲回家看看。
根据致公党福州市委会领导的精心安排,寻根团中的10余名朝气蓬勃的年青人组成了寻根夏令营,他们大多数是来自缅甸大学的大学生。夏令营的地点选在了碧水丹青、风景秀丽的武夷山。致公党福州市委会办公室的同志作为随行的工作人员也一同踏上了夏令营的路程。在武夷山国家旅游风景区,年青人登天游峰,坐竹筏游九曲十八弯,品武夷“大红袍”,了解了福建武夷的茶文化。
当告别时,所有缅甸的朋友和在场的亲人都流下了热泪,乡亲们表示,为了使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虽然远在他乡,也一定要加强中文的教育与学习以及福州方言的交流,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祝祖国、家乡更加繁荣昌盛,也祝愿我们筑起中缅两国人民友好的桥梁,祝“胞波”友谊万年长青。(陈京香)
2005年8月18日至23日,致公党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州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福州市委主委黄双月,致公党福州市委副主委林大华,以及本党市委会机关干部和本党党员们无不以浓浓的真情,陪伴着寻根团团员们在家乡寻根的日日夜夜。此次缅甸三山同乡会一行80人的返乡寻根团抵榕进行寻根活动,是由致公党福州市委会与缅甸福州三山同乡会共同发起并由致公党福州市委会首次主办的。以缅甸福州三山同乡会会长、缅甸国家贸易部海外展览会主任、缅甸国家全国羽毛球总会会长张文钦先生为团长的缅甸福州三山同乡会返乡寻根团,经仰光从昆明入关,北上北京转南京,经无锡、苏州、杭州、上海后,终于到达了祖籍地福州,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才21岁。当致公党福州市委会机关干部们以真诚的笑脸迎接他们时,他们全无陌生的感觉,激动与兴奋无不表露在每个寻根团员的言谈中,亲情常常化作彼此间相互的柔情,一种回到故乡的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此次活动受到福州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福州市人大侨台委、市政协港澳委、市侨办、市侨联的领导和负责人亲切会见了返乡团的全体团员;闽侯县委、县政府也宴请了返乡团一行,并介绍了闽侯县的招商情况。在接待活动中,中共福州市委统战部许云副部长的一曲《小城故事》,唱出了海外赤子们一颗颗爱国爱乡之情——“树若无根,必趋枯萎;人不知根,愧对祖先”。为了让返乡寻根的乡亲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故乡,致公党福州市委会还精心安排了一场座谈会,让他们与在榕工作生活的60多位缅甸归侨座谈。返乡团员们的先辈为了生计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缅甸这块古老的土地,生活了近一个世纪,繁衍了几代人,见证了缅甸国家的历史和发展,成了缅甸国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随着岁月的流逝,儿时祖国的音容业已淡存,现在他们回到家乡就是要圆一生返乡寻根的梦想。在洋溢着浓浓乡情的大会议室里,大家发言踊跃,普通话、缅甸话、福州话此起彼伏;亲情、乡情、友情交织在一起,尤如一幅幅感人的画卷;寻亲、问候、拉家常,大家相互勉励,合影留念。座谈会的时间一直延续到夜幕降临,在依依不舍中寻根团团员与在榕缅甸归侨们才不得不告别离去。
据张文钦会长介绍,旅缅的福州乡亲第一批移民已经在缅甸生活了一个世纪,现在年轻的一辈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了,此次回榕的第二代华侨大多年近古稀,虽然很多人仍依稀记得五六十年前家乡的容貌,为了使乡亲们能在有生之年“圆回乡梦”,解“思乡情”,此次的寻根活动,获得了缅甸华侨华人的积极回应,短短时间,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乡亲达250人次,为安全起见,首次组团人员限制到80人,其中70人是老一辈的福州人。有了这次组团的成功经验,缅甸福州三山同乡计划来年再组织更多的福州乡亲回家看看。
根据致公党福州市委会领导的精心安排,寻根团中的10余名朝气蓬勃的年青人组成了寻根夏令营,他们大多数是来自缅甸大学的大学生。夏令营的地点选在了碧水丹青、风景秀丽的武夷山。致公党福州市委会办公室的同志作为随行的工作人员也一同踏上了夏令营的路程。在武夷山国家旅游风景区,年青人登天游峰,坐竹筏游九曲十八弯,品武夷“大红袍”,了解了福建武夷的茶文化。
当告别时,所有缅甸的朋友和在场的亲人都流下了热泪,乡亲们表示,为了使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虽然远在他乡,也一定要加强中文的教育与学习以及福州方言的交流,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祝祖国、家乡更加繁荣昌盛,也祝愿我们筑起中缅两国人民友好的桥梁,祝“胞波”友谊万年长青。(陈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