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行职责 > 海外联络 > 海外联谊
感恩无疆大爱 畅谈投资兴业!

  在印尼访问期间,访问团于9月8日出席了由印尼中华总商会举办的座谈会,从事金融、通讯设备、能源资源、贸易、矿业、地产、媒体等行业的约二十名企业家与会。

  当我步入会议厅,习惯性地看了看屏幕上显示的会议主题:“欢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团……疑惑瞬间而生,事前的有关联系和我们发送的集体名片,都明确了访问团的正式名称——中国致公党四川省委会访问团。是忽略致误仰或另有隐情?

  出访前我对印尼华侨华商的资料背景有所了解。他们历尽艰辛,印尼的社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尊重,成为金融、实业等各界翘楚和社会栋梁。这份来之不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需要安宁地呵护。因而,随即能基本确认并能理解,应该是出于某种对敏感问题的担心而作出的悄然回避。

  印尼中华总商会副总主席、印尼百家姓协会总主席、印尼环球银行董事经理洪明辉先生主持会议,洪先生代表印尼中华总商会及与会的企业家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印尼的国情及发展状况。我注意到他使用的称谓与屏幕所显示的一致,证实了我的判断。

  那么,我如何是好?如若明确纠错,显然比较唐突,不管出于那种原因导致的,主人必定尴尬;如若完全不作反应,似有悖致公党四川省委第一次组团出访的本意,也有不妥之处。

  此间,我已心中有数却不动声色。决定以悄然地解释回应悄然的改变。

  我首先以平静的语调以正团名:“中国致公党四川省委组团出国访问,这是致公党四川省委成立28年来的第一次。”

  随后,用准确的辞令概述中国致公党的特点性质,试图先入为主,为接下来座谈时可能出现的对敏感问题的提问预先提供规范的回答版本。

  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党,除了与其他民主党派一样参政议政职能以外,根据本党侨海特色,还要维护党员和所联系的归侨、侨眷、留学回国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海外侨胞正当权益发挥本党组织和党员与海外联系广泛的特点,积极开展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出国留学人员的联谊工作积极组织和参加对外友好公共外交民间交往和学术交流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开展和加强与你们的交流与联谊,不仅是炎黄子孙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和天然宿愿,也是我们致公党四川省委的党务、权力和职责。”

  转而畅谈投资兴业之共同话题。“由于商界朋友居多,围绕四川的经济发展和开放合作,重点介绍了一些相关情况,以供与会企业家们到进行四川投资兴业决策时参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四川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基础更雄厚、发展前景更美好、发展机遇更广阔:如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的战略机遇、国家扩大内需的长期机遇、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独特机遇、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特别机遇、川渝合作发展的优势机遇等一系列重大机遇。这些机遇,势必为海外侨人华侨事业发展带来新的空间。近年来,以东南亚地区为主体的海外侨商纷纷来川投资发展,成为四川省引进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渠道;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主体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来川交流合作势头强劲,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可以说,在四川省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过程中,海外侨胞是四川省走向世界的桥梁,是推进四川省开放合作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力量。”

  精确援引印尼中华总商会先后两届总主席的讲话,以畅通交流并达成共识。

  “前任总主席陈大江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上慷慨陈词,表示通过印尼中华总商会这一平台,全力支持中国和平崛起,希望中国走向世界,并先走向东盟,走向印尼协助区域和平稳定与发展。

  “现任纪辉琦主席深情而明确表示:我过去接受过华文教育,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熏陶,使我受益一生,所以,在有生之年我要多为印中两国做事情。作为印尼中华总商会的主席,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中国和印尼都是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在经贸往来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两国企业更应该增加交流,认识彼此的优势,在现有的基础上加速双边经贸合作。我真心希望和中国的企业家合作,在矿业、棕榈油、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合作,通过印尼中华总商会这一平台,介绍中国企业到印尼发展,帮助中国企业选择印尼的合作伙伴,保障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的利益。同时,通过这一平台,也帮助更多的印尼企业来中国投资,让中印的企业家经常有机会相互接触、了解、做到互利互赢。”

  印尼华商因为在语言与文化上与中国有很多相近之处,极容易沟通到中国投资开拓中国市场极具优势,促进两国的经贸联系前景广阔真诚希望和邀请大家继续关注四川经济建设,抓住机遇来川投资兴业,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访问团专门准备了西博会的邀请函,一一发送给与会企业家。得到与会者的积极响应。

  之后,与会企业家纷纷发言,介绍了自己企业的相关情况,并就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向代表团进行了咨询。其关注重点集中在两点:一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问题;二是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情况。

  关于第一点,访问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治风度。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们从不强求世界各国人民接受并实行某种政党模式。访问团始终遵循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外交原则,与受访华人华侨互相尊重、求同存异,进行友好交流。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适机和适度介绍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国致公党的特点及与海外华人华侨的关系。特别是由于致辞时已有阐述基础,此时回答提问时不再纠缠,仅进行观点重述或以“前面已作介绍”回应即可。

  关于第二点,扶危济困是人类共同的美德。与会者大都通过各种形式支援过四川地震灾区并一直关注着灾区情况。我们必须感恩:“在四川5.12大地震后,印尼华商与灾区同胞血脉相连,感同身受,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为灾区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奉献、聚集和传递着人间无疆大爱!灾区人民感谢你们,永远铭记你们,四川人民感谢你们,永远铭记你们!”

  针对与会者关于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情况的提问,我以刘奇葆书记《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重要讲话为依据和指导思想,运用有关数据介绍了四川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基本情况;赵忠以成都、彭州、都江堰等地恢复重建的典型个案,实证了抗震救灾的伟大成就,有理有据、令人信服;邓永玲对攀枝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资料完备,讲述细致,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与兴趣;文春燕详细通报了中国侨务部门关于海外华人华侨捐赠项目的重要规定、处理程序和基本情况。

  全体成员配合默契,多方位地、全面地介绍了四川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真实情况,人人都是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见证人和宣传员。

  有与会者表示,只要灾区人民生活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拜会印尼中华总商会,是我们此次出访三国的最后一站,即压轴戏。回想起来,这场压轴戏的确不乏精彩之处。能够会见洪明辉副主席、各位理事长、秘书长,众多印尼杰出的华商,著名的华人社团领袖,不甚荣幸!那样热情的朋友、那样友好的氛围和那样诚挚的交流,这正是访问团期待中的第一次组团出访的圆满结局。

  回国后,我将访问情况向省委主委会议、陈杰主委作了专门汇报,其中包括一点特殊思考:由于各种缘由,有些国家的受访者可能对民主党派组团出访采取回避态度。对这些暂不宜以党派名义组团访问的国度,可以采取变通形式,充分利用致公党员海外联系广泛和专业、实业等特点,以致公党党员为主组成各学科专家、企业家和归侨侨眷代表等团队,以团队名义开展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或商务交流。

  致公党的公共外交可以体现在一次文化展览盛会上,又可以体现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或一次出口产品推介会上,甚至体现在人与人的一次交谈中。它在国际交往场合中无处不在,具有广阔的舞台。

  

  【作者简介】陈恩美,四川省人大常委,致公党四川省委员会副主委,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民族学刊》副主编

  

本网站由北京凯行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中国致公党版权所有京ICP备10012841号